甘祖昌干部学院位于莲花县房楼镇雁北村。
学生体验农活。
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了采茶剧《并蒂莲》。
【题词】
说起干部学院,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高大的围墙、整齐的校舍式建筑、严肃的校园氛围……但甘祖昌将军家乡的这所干部学院不同。 近两年来,萍乡市在这里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开创性的探索,建立了——
摒弃“圈地、建楼、练兵”的传统模式
凭祥是一片红色沃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 、 *** 、李立三等人在这里留下了光辉史册的丰功伟绩; 萍乡是一座精神富矿,甘祖昌不当将军而当农民、龚全珍不忘初心的故事感动了全国。
2013年9月26日, *** 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时,高度评价甘祖昌、龚全珍的感人事迹,强调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仅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把它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省委书记刘奇在凭祥市调研时要求,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加强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弘扬甘祖昌将军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和可贵精神。要把自己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本色的本色继承和发扬,努力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成就。
如何传承? 这已成为萍乡市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 但在当地引发了激烈争议。
有人认为,按照过去建设干部学院的一贯做法“圈地建楼练训”,楼盖好了,招收了师生,就可以开办学校了。 不同意见人士表示,一是办学成本过高,增加了当地经济压力; 二是办学特色不突出,影响力难以提升; 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小,老百姓得到的不多。 价格实惠。
对此,市委、市 *** 开展了多次专题研究,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分析各种医院办院模式的优缺点,并跑到全国各地吸取经验教训。 2016年底,他们最终决定在甘祖昌将军的领导下建立一所医院。 将在我的家乡莲花县房楼镇雁北村建设开放式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萍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裴宏伟说。
然而,当培训基地落户村里时,困难却接二连三地出现。
一是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2016年,雁北村仍是贫困村、贝壳村、弱散村。 由于老百姓不了解情况,又十分重视有限的宅基地,征地拆迁就成了重中之重。 “只要把训练基地建好,不仅能继承甘将军的精神,还能提高人气。开民宿、开农家乐、卖土特产都可以赚钱。训练基地就像一个‘印钞机’,短时间内就能脱贫致富。” ”裴宏伟在动员大会上对村民们说。当时,市、县、镇、村各级领导干部几乎每天都挨家挨户上班,反复描述建设培训基地的美好前景。随着干部的不断发动和群众的逐步认识,当年6月至9月底,雁北村拆除猪牛圈舍、厕所、违章建筑等2万多平方米,清理修缮了甘祖昌故居等多处实地参观以及教学点,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上了柏油路,种植了行道树,修建了停车场,村庄变得更加美丽。
二是培训课程开发。 为讲好甘祖昌、龚全珍的故事,萍乡市动员机关、党校、学校等单位的能人,成立课程开发小组,由与甘祖昌、龚全珍关系密切的人讲述与村民、专家一起讲述故事。 首批转党员、莲花县教研室郭金梅回忆:“在广泛收集整理甘祖昌、龚全真先进事迹资料后,之一堂党课‘传承火与永恒的信仰——背上的红印章被开发出来。 多次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试听,共同修改完善。”为了丰富课程形式,还安排了红色教育主题采茶剧《丙蒂莲》。由当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白天,村民们种地、打零工、上班,晚上聚集在祠堂,用浓浓的乡土气息演绎了甘祖昌、龚全真的感人故事。尤其是乡村孩子三到五人一组轮流表演的设计,让孩子们锻炼了勇气,锤炼了精力和精神,种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早年。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保证吃住。 培训基地建在村里,学员只能吃住农家,但村民不愿意。 “改善住宿条件需要资金投入,如果有一阵风,那不是白费力气吗?为什么官员要住农民家里?这不是作秀吗?” 这些担忧是燕北民众的普遍担忧。 “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学习景区经营民宿的做法,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村民改造现有住房,让学生吃住农家乐。” 房楼镇党委书记周小涛说,当时县 ***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首批15户建民宿。 村民们犹豫不决,等待着迎接之一批学生。
2016年10月13日,培训基地迎来了之一批学员——萍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房楼镇,中心组参观了红色革命旧址,参观了将军水库,瞻仰了甘祖昌故居,开展了农业劳动,住进了居民楼,采访了群众,听了党课,观看了采茶剧。 萍乡市委书记李小宝在此次专题学习中表示,挖掘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努力打造精品课程,构筑教育强势地位,寻求突破。 。
“市领导住在我家,和我们交流很轻松,家里有多少口人,收入怎么样?对于建设训练基地,他们有什么看法?” 回忆起当初的场景,之一批民宿主持人谢晋生还是很激动,“没想到领导会做什么,我们连一点架子都没有,也没想到领导竟然会这么做。” “对我们如此无微不至的关心,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党委、 *** 办好培训基地的坚定决心,也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公开培训接地气、受欢迎
倾听群众心声、向村民学习……2016年10月18日,萍乡市 *** 工委组织党员干部赴雁北开展专题学习; 7天后,莲花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也将学习班迁至雁北。当年年底,萍乡市各县区、市直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来到这里触摸欣赏甘祖昌、龚全真精神。
“没想到这个模式这么有效,学员们纷纷表示,踏实、有教养,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强烈的责任感推动着我们前进,一定要努力把培训办好。”训练基地。” 莲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林俊江告诉记者,“一盘更大的棋”即将上演。
2016年11月22日,莲花县专门成立了房楼镇雁北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按照“红色校园、绿色家园”的理念,成立了甘祖昌干部学院,努力把雁北村建设成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全省5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2017年1月11日,萍乡市组织办批准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增设“甘祖昌干部学院”牌子。 甘祖昌干部学院是市委组织部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2018年12月10日,省委组织部批准甘祖昌干部学院为 *** 萍乡市委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加快发展之路全面铺开。
目前,已有20余名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党校的人员通过借调、聘用等方式成为甘祖昌干部学院“元老级”教职员工。市编辑部、市委组织部驻甘祖厂干部学院工作组组长,2016年10月来到雁北工作,亲眼目睹了学院两年来的变化。 “开发进展顺利与否,从调来人员的表情就能得到答案:一开始是哭着不想来,后来是不情愿地来,现在是主动要求来。” 五竹笑着说道。
那么,就体现在深入人心的优质课程上。 萍乡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市范围内选派一批党史研究人员和教育专家,组成红色专题研发团队,推动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将深厚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 ,形成系统的理解初衷的课程体系。 为了讲好甘祖昌的故事,将军生前工作的新疆军区先后派出9批33名军队代表参加学院共建和教学,成立了新疆军区地区军事代表处(军民融合工作部),是全国之一个代表机构制度。 新疆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任祖林在雁北村备课35天。 他说,“甘将军精神将延续下去,我们要把甘将军在新疆军区的事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经过30多次修改,上了一堂题为《初心永存,信仰永存》的访谈式党课。” 《天长地久——追寻甘祖昌的印记》开播。新疆军区保卫部张红英、韩苏婷更是在雁北村住了100天,作为党课采访嘉宾,为学生们讲授了59堂课。学院开发了《火种传承、信念永恒——背上的红印》、《甘祖昌将军家训》等访谈式互动课程,《冰莲》等情景式教学课程《三个女人跳崖》、《一座桥》,现场有《改造十二桥》、《吴奶奶送三儿子参军》等33个现场微党课,还有音频-《这样的将军》、《老阿姨》等视觉教学课。
在《火种传承,信念永恒——背上的红痕》课程中,主持人采用现场互动采访的方式采访了莲花一枪纪念馆原馆长吴东山、甘将军的侄子李西林。祖昌,还有他孙子的儿媳妇。 何娟. “为了这把枪,雁北村的人用生命捍卫了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吴东山在主持人的提问下讲述了莲花地方武装从一支枪发展而来的故事。 “甘将军对你很严厉,甚至还因为你犯了错误而让你站成军姿,你明白吗?” 李西林是在甘将军身边长大的。 他通过叙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甘将军形象。 越来越活跃了。 “你觉得将军家有什么不同吗?” 何娟嫁入甘家后,一直和老姨妈住在一起。 在老姑妈教育的熏陶下,她也加入了助人为乐、传承和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茶剧《并蒂莲》几乎每天都上演,有时甚至一天演出多次,至今已演出428场。 舞台上,农民演员用简单的表演诠释了对甘祖昌夫妇的崇高敬意; 舞台旁边,LED屏幕上播放着演员们唱的台词。 台下,老师傅们用心拉二胡、敲锣打鼓。 音乐响起了; 台下,党员们聚精会神,凡是情绪激动的地方都鼓掌。 “舞台虽然简单,但表演精彩。演员虽然都是村民,但一举一动都非常认真、专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通过村民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时而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有时还逗得观众开怀大笑,热泪盈眶。这堂生动的党课就像一面镜子,教育我们党性、遵守规则。” 有的同学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内心感受。
那么还体现在通过吃住民宿改善干群关系上。 学院没有为学生修建专门的宿舍和食堂。 通过“村民自办院校引导”模式我的世界种子酒店,鼓励和引导当地农民开办“培训民宿”。 学院与村共同成立民宿发展合作社,实行“统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一验收挂牌、统一分配床品、统一派遣学生、统一结算收入”的管理模式,并邀请专业人士大学和酒店对行业进行审查。 员工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当地的鸡、鸭、青菜都是地道的农家食品。 学生们住得感觉温馨、舒适,这是学生们的普遍评价。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甘祖昌返乡务农时的劳动生活,学院特设置了采茶、做豆腐、种菜等一系列农耕体验式教学活动和农业。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农耕体验活动赚取“工分”,用“工分”兑换相应的农产品,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样的安排,让学员和村民一起扛锄头干农活,坐在桌子上吃农家菜,坐在板凳上聊家常,真正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艰苦奋斗的教育,牢记艰辛,思念甘甜,我与群众的距离更加亲近,对群众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中山市委常委、广东省统战部部长梁立贤表示,在甘祖昌干部学院的培训经历尤其令人难忘。
那么也体现在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上。 两年来,学院共接收来自北京、新疆、四川、上海、海南、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和中央部委、730多个班、32000余名学生。国有企业、省级部门。 2018年11月26日至27日,学院迎来了之一批外国学生——坦桑尼亚警察学院师生,开启了国际教育培训新篇章。 2018年初,由甘祖昌干部学院组织策划、参与拍摄、根据甘祖昌将军老姑姑事迹拍摄的电视剧《初心》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 发布后,受到了更多学生和公众的关注。 来。
独特路径引发“蝴蝶效应”
冬季沿途小桥流水,安静悠闲,农家炊烟袅袅。 楠溪江沿岸的休闲长廊上,一群群学生参观学习,一群群游客悠闲漫步。 两年来,学院在教育培训中探索出了一条学院、学生、公众相互促进、共赢的“立体互动”新路径。 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一是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党性教育。 “以前参加训练,吃饭、住酒店,现在和村民住在同一屋檐下,更容易走近、了解民情。” 充分培养和体现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现场教学,真诚真诚”“我觉得《丙弟莲》不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这是学生们在反馈表上留下的一句话。我的心。
学院大部分教学教室设置在甘祖昌回乡务农时带领村民修建的水库、桥梁、青翠的山峦、翻修后的冬季稻田以及周边的红色资源。 教学内容按照“见神、见神”的顺序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盛世岁月,进入将军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随着教学课程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化、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学院形成了“上课在田里、吃住在农家、大家都在”的独特办学模式。教师与群众共同参与,在体验中通过讲授式教学、艰苦教学、访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感受主题教育的初衷,增进党与群众的联系。广大群众,复兴红色时代基因,帮助老区脱贫。” 原中组部国家组织干部学院巡视员、副院长王文才认为,萍乡在雁北村创建的干部学院,课堂在田间,宿舍在农舍,没有围墙,开放式教学模式,独具特色。在国内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是放大红训效果。 学院立足雁北,为当地带来了巨大发展,引发了“蝴蝶效应”。 在甘祖昌带领村民修建水库的房楼镇江山村,学院在充分挖掘江山村红色文化资源后,在雁北村外又建了一个教学点,安排学生学习、吃饭、住宿。江山村。 这种模式被称为“遂营学校”,周边地区所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红色景区都纳入“遂营学校”的辐射范围。 当地农民为“穗英学校”提供房间,学院发放床上用品,学生背着书包,真正保证学生走到哪里,学院就开到哪里,培训就开到哪里。
目前,“穗英学校”已在湘东区柳市乡海塘湾村、梁坊镇天心村、马山镇幸福村、泸西县银河镇紫溪村“开学”,并计划在市内及周边地区将建设20所“露营学校”开放学校。 学院还利用江西、湖南交界处的区位优势,与韶山、长沙等周边红色培训机构对接,积极融入井冈山红色培训板块,打造“韶山-长沙-安源-莲花--永新三湾-井冈山“湘赣一小时红色培训圈”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与韶山管理局建立了良好的互派学生合作关系相互支持,建立了长效合作共享机制,建成了“湘赣红色”培养联合体”,极大拓展了学院的发展空间。
办医院的成效还体现在带动村民致富上。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村民的乡村风俗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周秋莲曾是有名的贫困户。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背负了30万多元的债务。 但她在家干农活,丈夫在外面打零工。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务。 2017年初,学院了解情况后,鼓励周秋莲经营民宿。 然而,由于她的自卑和害怕与外界接触,她一直害怕困难。 在学院和村干部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周秋莲终于鼓起勇气去尝试。 随着学生和游客的增多,周秋莲慢慢开始和他们交流,了解乡村之外的大世界。 这几个月来,她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更好的一个月,周秋莲的民宿收入就突破万元。 两年之内,她还清了一半以上的债务。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雁北村加大土地流转开发力度,建设了恒温农业温室基地、御菊种植基地、牡丹基地、石斑鱼养殖基地,走上了农业之路。工业化。
雁北村主任苏根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接送学生的6辆公交车收入达90万元; 生姜、莲子、马铃薯淀粉等土特产销售收入约20万元。 合作社经营民宿收入约30万元,是村集体的收入。 更多的实惠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 目前,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民宿有13家,更高的达到23万元。 学院的发展让当地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出路。 70%外出务工的村民已返乡创业。 像周秋莲这样的贫困户甚至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目前,雁北村已开发民宿55家,2018年创造经济效益164万元,户均收入接近3万元,比2017年增长20%,比2016年增长近5倍; 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40万元,比2017年增长2.3倍,比2016年增长23倍,比2015年增长131倍。
显然,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家都热情、真诚地投入到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 所以,这所没有围墙的学院其实拥有最坚固、最安全的“围墙”。
【结论】
如今,甘祖昌将军已去世三十多年,龚全珍老姑姑也已八十多岁了,但在老将军、老姑姑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 在将军故居、将军水库前、将军工作场所,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去。 这段时间,老将军、老姑姑的感人故事流传开来,崇高精神在弘扬……(罗洛宾罗辉)
(本期图片由甘祖昌领导力学院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发布于:2024-04-0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