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者 | 沉婵

近日,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责令动画片《精灵梦叶罗丽》下架,原因是其成人内容引发争议。 然而,这部2013年出品、已播出第八季的动画片所延伸出的各种IP产品,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已经蔓延到各个互联网平台,并已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精灵梦叶罗丽》是一部国产3D动画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孩子在获得神奇叶罗丽娃娃后进入梦境世界,与试图统治人类的邪恶女王作斗争的故事。 近日,这部漫画因含有成人内容而引发争议,并被勒令下架。 网络上,一批网友极力维护《叶罗丽》,而另一批网友则对其内容进行各种细节截图,以证明其内容低俗、人物关系暧昧。

《精灵梦叶罗丽》被勒令下架。

《叶罗丽》引发各方争议

《叶罗丽》的官方地址可以在微博、哔哩哔哩、爱奇艺,甚至海外网站上找到。 爱奇艺最新第八季需要VIP付费才能玩。 另据媒体报道,在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动漫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调查报告》中,《精灵梦叶罗丽》仅次于《熊出没》和《 《精灵梦》在儿童中的受欢迎程度。 “粉红猪小妹”。

与国内外其他成功的IP作品一样,根据叶罗丽故事改编的书籍、舞台剧、游戏、广播剧等已经深入市场。 在淘宝上,印有漫画主角的盲盒、卡片等卖得非常好。 在一些超市的文具柜台里,与叶罗丽相关的玩具会陈列在显眼的位置。 漫画的下架并不影响这个大IP的持续热度。

在众多IP产品中,漫画改编的书籍并没有直接使用漫画的名字,而是改为《叶罗丽仙梦》等系列书籍,其中注音版的目标读者是幼儿园学生小学三年级。 孩子。 京东搜索显示为芭比公主做魔法裙小游戏,“东升时代”自营店出售的注音版《叶罗丽仙梦》依然可以购买并参与电商促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书的简介中写到“大众动画……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国务院文化部、财政部文化创意计划”。

《叶罗丽的仙梦》(注音版)图书宣传海报截图。

当新京报童书公众号的读书群里提到《叶罗丽》时,有家长表示知道这部动画片,“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给他们放过这部动画片”。 一位家长提到,在女儿的课堂上,“如果我不看叶罗丽,我就会和大多数同学失去共同语言。” 不少家长表示“对丑陋的角色感到厌恶”,还有家长表示,“我和女儿一起看的,立体问题很大,人物的负面情绪过于夸张,但这部作品很受小学生欢迎。” “我见过不同城市社区的小学生互相交换抽认卡。” 谈及《叶罗丽》的广泛受众,有家长表示,“即使有些家长屏蔽这部动画片,也会忽视不让孩子在喜马拉雅山上收听有关叶罗丽的广播剧。”

家长们还提到了其他类似的作品,比如《斗罗大陆》、《魔法师》、《狐妖小红娘》、《京剧猫》和《星星学院》。 有的是网络文章,有的是漫画,还有一些像《叶罗丽》一样,以“漫画”的形式“出道”。 其中《斗罗大陆》成名较早,是一部图书、影视、动画的“立体”作品。 读者对象年龄范围从小学生到大学生。 相比之下,更让家长接受不了的是豆瓣评分3.1、4.4的《叶罗丽》。

《叶罗丽》在豆瓣的评分和影评。

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这部漫画和其他漫画的流行,也形成了类似于“饭圈文化”的学生网络口水战。 据一位家长反馈,“在中小学生的主要交流平台QQ和微博上,存在大量举报和相互内容,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多。我点击了用户的头像一一发表这些评论进入自己的个人微博,从他们发布的内容、玩游戏的截图等一些信息,推断他们的年龄应该在9岁到14岁之间。 “我不喜欢你看的柯南,名侦探柯南就是垃圾,如果你说我看的柯南是垃圾,我就举报你。” 类似这样的网络攻击还有很多。

微博截图。

通过动画、音频和书籍,

粉丝文化正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形成

粉丝文化的形成得益于资本对流行文化的强力注入和各种媒体形式的广泛传播。 媒体追逐流量,资本追逐利润。 谁在乎文化本身是否有益身心?

网络上经常讨论的粉丝文化的主角是年轻人,很少涉及儿童和青少年。 但在心智刚刚打开的儿童青少年的世界里,他们也有自己崇拜的“明星”,比如奥特曼、漫威英雄、变形金刚、芭比公主等。孩子们会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认识彼此。社交圈推荐。 一位家长表示,“我女儿在学校就学会了看《叶罗丽》,现在正在看小学同学推荐的《狐仙红娘》。”

由于大多数孩子还没有手机,无法像成人一样自由上网,学校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 对于“米小圈”系列的流传,不少家长也有这样的感受。

在读书群里谈及《叶罗丽》时,有家长表示“不认识叶罗丽”,也有家长表示“如果孩子说不看叶罗丽,就会与孩子失去共同语言”。他们的大多数同学。” 这些父母在不同的城市,他们的孩子在不同的学校。 这说明不同的学校,甚至学校的不同班级,可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就像微信上封闭的微信群一样。 对此,教师对小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对读书怀有敬畏之心。 在视频、游戏大规模占据人们业余时间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文字阅读格外重视。 然而,阅读环境不再简单。 随着IP概念的诞生,卡通、漫画、网络文章、书籍、音频之间的相互转换已经非常普遍。 在儿童市场,书籍往往被简化为流量收割的最后一个“程序”——通过视频传递一个概念,有关动画或音频的书籍在网络上流行后才会出版。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读书就好,并不太关心书的内容。

《叶罗丽仙梦》这本书是拼音版的。 在小学阶段,学习拼音认汉字是家长比较关心的事情。 家长们非常愿意选择孩子熟悉的动画片改编的拼音读物,以利用“熟悉感”帮助孩子尽快认出汉字。 这种功利色彩的存在,也削弱了家长对内容的警惕性。 在电商上搜索“叶罗丽仙梦”,查看其销量和读者评论。 好评大多是关于它的印刷质量和交付速度,以及因为孩子喜欢而对这本书的认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评论。

为孩子选择知识产品?

很多家长都觉得很难

尽管媒体市场信息丰富,但许多家长仍然担心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或电影。 就动画片而言,他们可以安心地让孩子观看《大闹天宫》、《九色鹿》、《马良》等上世纪的原创动画。

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他们是很多流行元素最早的接受者。 它们会促使家长寻找周边产品,包括书籍、音频、玩具或卡通。 虽然关心孩子读书且有时间的家长会自己筛选,但无法抗拒各种眼花缭乱的营销。

每个家长买书、看动画片的目的都不同。 他们必须在孩子的兴趣、学业要求和书籍或漫画的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漫画比较直观,但图书的筛选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营销炮灰。 这也对陷入海量信息中的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据一位经常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介绍,每天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大多是老年人。 孩子上小学后,老人基本失去了控制孩子的能力。 对于那些被送去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接他们回家的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 放学后观看孩子们在小公园玩耍是了解孩子们相互交流内容的绝佳机会,但大多数家长都错过了。

对于《叶罗丽》现象,有家长表示会和孩子一起看,也可以引导孩子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要“引导孩子多看优秀动画片,就像看书一样,优质动画看多了,自然会对劣质作品产生抵触情绪”。 但正如前面所说,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的家长并不多。 因此,不少家长呼吁媒体文章评论区对动画片进行分类。

类似《叶罗丽》系列的书籍广受学生欢迎。 然而,在学校列出的儿童推荐书籍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买了这些书后并不喜欢看。 没有指导,也没有时间选择,家长们很困惑:应该向孩子展示什么是他们喜欢的、健康的?

当中国家长把购买进口儿童文学作为选书的便捷方式之一时,一位海外家长表示,“我在这里更容易看到英文原版书籍,所以如果我想读国内原版作品,我总是感觉用母语写的作品,语言是原创的,但还没找到几本合适的书。” 优秀原创儿童文学的缺失,再次将这个话题带到了我们面前。 但这位家长也表示:“就儿童文学而言,确实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与其保护孩子的价值观,我还是相信孩子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以及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力。” ”。

撰写者 | 沉婵

编辑| 李永波; 王庆

校对| 李世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叶罗丽》漫画已下架。 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知识产品?》发布于:2024-04-05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6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