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射击、抓捕格斗、杀蛇取胆、活喝鸡血……2月1日,云南省中部某训练场,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通信连女兵进行表演他们的技能一一。 ,令人震惊。
这些“军中花木兰”入伍前都是大学生。 入伍后,他们有的成为文艺兵、接线员,有的成为爆破员、卫生员。 2017年4月,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改编组建。 原本隶属于多个部队的女兵被调到特战旅指挥通信连。
他们经历了从保障人员到战斗人员、从通讯兵到特种作战兵的转变。 其中10人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6人获得战区部队以上表彰,10人通过学业考试晋升,女兵所在连受到表彰。 荣获集体二等功,被评为战区军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理论素养就是内在美”
这群大学女兵首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而闻名全军。
为充分发挥女兵学历高、人才多的优势,旅党委培养女兵作为理论学习骨干。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学习、实践、传播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这群女兵部队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一课。
为此,连队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理论考试,要求女兵精读原著,提炼要点,详细写下心得体会,进行分享和交流。 慢慢地,每个班级都有一本厚厚的剪报,每个人都有一大堆学习笔记本、理论摘录、经验书。
齐珍珍上士是连队的“理论大师”。 她坚持每天学一句话,每次写一句话,现在她已经记满了14本笔记本。
然而,这位“学习能手”此前对于理论学习却极其畏惧。 “我宁愿在操场上跑5公里,也不愿坐下来写一篇关于我的经历的文章。” 直到有一天,大队领导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她:“理论素养就是内在美。” 此后,齐珍珍在战斗训练、冲锋陷阵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成为该旅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活字典”。 ”。
当智能手机普及后,女兵们参与制作了“学习主席讲话系列”APP、十九大精神“答对挑战”学习软件、“智勇挑战”立项单独游戏和“十九大精神知道什么和应该知道什么”“知道100个问题”在线答疑系统; 还建立了微信群和在线学习群,分享理论观点、励志文章和学习成果。
*** 女战士次仁旺姆带领大家制作了一对以“中国梦强军梦”为主题的纸花瓶。 这个由3650张红蓝卡纸折叠拼接而成的“心愿瓶”,不仅展现了女战士的柔情,也体现了她们报效国家的自豪感。
该旅还创新了“一站式到底”PK、女兵“军营演讲者”专场等“群众自学新模式”。 吴长杰下士说,连队现在每周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 有时候一本推荐的书,即使图书馆里有六七本,也可能半个月都买不到。
“女兵决不能成为军队中的点缀”。
“冰姐传递出满满的青春正能量,为我们美好生活树立了标杆。” “他们让我们明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赚很多钱更有意义。” 身着迷彩服的女兵在大学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女兵先后组建了13支宣传队,深入12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23所大中型院校、12家民营企业,运用歌曲、快板、诗歌、舞蹈、微电影、 MV等以生动、时尚的方式传播理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十九大精神。
他们用军人的观点、军人的语言、军人的故事来传播理论。 在官兵眼中,这些女战士虽然没有专家教授那么专业,但她们“讲得生动、解渴”。
然而,真正让官兵们印象深刻的是,女战士们文武双全。
事实上,有一段时间,一些官兵对这些“不碰枪的小教官”感到不满,认为他们只懂理论,不懂实践。 有一次,“女兵理论讲座团”到坦克营讲课。 一等兵曾兰花刚开始授课,就有一名军士质问她:“你们这些女兵很会说话,没碰过坦克,怎么了?” 你有资格和我们谈论强军实践。”
第二天,旅长、政委就收到了全体女兵签名的申请书:“女兵决不能成为部队里的点缀,我们强烈申请掌控主战装备!”
女兵的申请与旅党委的决定不谋而合。
随着世界军事新变化的发展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女兵的职务职能从保障专业向主战专业拓展,成为优化士兵结构、探索建设的新方向。的军事战斗力。
随即,在苦练专业技能的同时,将女兵的训练加入到中继、卫星通信、装甲车“三大专业”的“1+X”模式训练中。
回到训练场,女战士们把长发剪成了短发。 然而坦克战队,训练是残酷的、艰苦的、艰苦的。
为了通过体测,他们每天晚上都做“三百”。 训练结束后,他们还加班加点学习军事理论和专业技能。 女兵创新“定点训练法”、“极限训练法”解决坦克驾驶盲区大等问题,驾驶装甲坦克上战场。
2014年,他们首次随队前往朱日和,以战斗员身份首次参加实战演练。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女战士们在沙质的塞北沙漠中经历了10多场危险、艰苦的训练。 他们不仅圆满完成了指挥所的安全保卫和通信保障任务,还完善了指挥所内部通讯线路。 这种布局方式,让联通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2017年5月,休假归队的罗克美得知,他们被调到特战大队指挥通信连。 她高兴极了。 “我一直想成为像电影里那样的特种兵,他们太帅了!” 她和全体女兵一起递交了加入女子特种部队的申请。
加入特种部队后,她发现特种部队的训练“真的和电影里一样”。
然而,实际训练中也有很多电影中没有的场景:四层楼的攀岩墙让人不寒而栗,每个人每天前跳、后摔、肩上摔上百次都伤痕累累; 12.7毫米反攻装备 狙击枪的后坐力太大,每一发子弹都让我肩膀发麻; 反功夫练到肘部皮剥落流血,俯卧撑练到手里拿不住碗,深蹲练到走路腿发抖。 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劳作,女战士们脸上的皮肤被“烧伤”剥落。 当新皮长出来时,又被“烧伤”,直至变黑。
徒手捕捉毒蛇,剥皮提取胆汁; 传递 *** 包,并从高楼上快速滑落; 攀岩、侦察、格斗、游泳、爆破; 钻火圈、驾驶战车、踩绳索、滑索……所有的训练,都是对心理素质的折磨和考验,都是对意志的折磨和挑战,塑造和培养团队精神,永不抛弃自己和他人。
“我妈妈在电视上看到报道后,打 *** 给我,哭得很厉害,说,女儿,你为什么这么辛苦?” 女战士杨芙帆从未向家人抱怨过。 在她看来,过去,通信兵主要负责规划线路、收线。 铺设和布线电缆的工作“非常无聊”。 而现在的特战队生活,正是她想要的军人生涯。
“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她说。
2017年8月,“科瓦里-2017”中澳美联合军事训练选拔让一些女兵吃尽苦头。 16公里耐力跑、20公里定向越野、在深山老林搭建避难所、钻木生火、喝鸡血,在野外生存了4天3夜。 最终,罗克梅和吴长杰入选,成为首批亮相“科瓦里”联合训练场的中国女兵。
训练之一天,之一个项目是峡谷跳水。 湍急的水流、陡峭的悬崖和冰冷的溪流甚至让外国男性军人望而却步。 吴昌杰主动迈出“之一跳”。 当她跳入急流的那一刻,耳边充满了溪水,周围一片漆黑。 她奋力向上游游去,当她浮出水面时,悬崖顶上的队友们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不幸的是,在第二天的急流路线中,吴长杰落水并撞到了岩石。 剧烈的疼痛袭来,她感觉自己的右臂撞到了她的背上。 她的手臂脱臼,眼看就要被水流冲下瀑布了。 她忍着剧痛,单手拼命游向岸边,直到训练员伸手拉住她。
尽管手臂脱臼,吴昌杰仍然坚持完成登山、海上皮划艇等后续课程,最终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象征澳大利亚陆军四大精神之一的“尊重”奖杯。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右臂都缠着绷带,只能用左手行礼。 吴昌杰左手敬礼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 有人留言:“只有军礼,才是忠诚!”
如今,这些曾经的大学生,在特战队里,将自己的浪漫编织成诗:“当你跑800米时,我们跑了8公里;当你在宿舍吃瓜时,我们在训练场吃沙子。” “当你在火锅店吃鸡肉时,我们在丛林里喝鸡血。” “别人的青春是多彩的,我们的青春是伪装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坦克战队 女特种兵的成长故事》发布于:2024-04-0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