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初,中国“首富”牟中植因涉嫌信用卡诈骗被有关部门逮捕。 一审判决后,判处无期徒刑,入狱。

牟仲仲曾经举世无双的南德集团轰然倒塌,老板被捕,员工纷纷辞职,谋求自己的未来。 一夜之间,庞大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彻底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牟中智是改革开放后之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他创业时只有300元,但短短几年就成长为亿万富翁。

如今,我们可能对牟忠忠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在当时,牟忠忠无疑算得上是“一流”了。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苏联“罐头罐变飞机”,到喜马拉雅山爆炸改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牟仲仲的一生从来不缺少故事,但当他入狱时,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开。 他的妻子夏宗琼带着孩子去了德国,终生不再与他联系,他的下属也抛弃了他。 要把关系撇清,生怕被他连累。

然而,在这群人中,却有一个例外。 从牟仲仲的巅峰期到陷入困境的时候,这个人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从未离开过他。

她就是夏宗伟,牟仲仲的嫂子兼秘书。 这让人好奇,夏忠伟和牟忠忠到底是什么关系?

牟中植:打造商业帝国

1980年,牟中植带着全部家当——300元,在四川重庆万达开设了“中德店”,主打电器生意。

在此之前,牟中志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电器在那个时代还是个稀罕物。 因此,几乎没有人对他能够成功持乐观态度。

但牟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

牟中志很快就发现了当时电器市场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客户找不到制造商。 电器是贵重商品,需要大量维修。 在那个没有售后服务热线的时代,如果你手里的电器坏了,出了问题,你可能找遍全城也找不到能修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制造商找不到客户。 毕竟当时国内的电器工厂规模有限,从采购、销售、售后的一站式服务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几乎没有公司能够处理这个过程。

牟中志看中了这个商机,决定做客户和厂家之间的中间人。

对于客户,他提出了“保换卡”制度。 只要在中德店购买的电器出现问题,7天内可无条件更换。

获得这些有质量问题的电器后,牟忠忠利用自己的渠道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 虽然很简单,但却为客户省去了很多麻烦。

至于厂家,牟中志则更加热情。 他提出了一个词,叫“四代”,即收购、销售、委托、组织。 制造商只负责生产,其余的都由制造商负责。

不得不说,牟中植的策略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制造商和客户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好处。 因此,牟仲仲的中德店很快就在家乡站稳了脚跟。

牟忠忠的店于1982年4月开业,到当年年底,牟忠忠的利润已达8万元,300元的本金增长了近300倍。

按理来说,只要保持这个策略,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可以过得舒坦。 但牟中植却不这么认为。 相反,他开始在市场上寻找廉价产品,并在需要该产品的目标市场以高价出售,以赚取差价,这就是俗称的“投机”。

从我们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可以说提高了货物的传输率。 但毕竟是80年代,社会对投机的容忍度不高,所以我们就这么做了。 不久后,牟忠志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狱后,牟忠忠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继续埋头于“走侧门”。 连原来的超市都关门了,他整天到处闲逛,寻找发财的机会。 定时。 此时,牟仲礼的之一任妻子杜宗莲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了与牟仲礼离婚。

但牟中植根本不在乎。 没过多久,他又和他的一名员工夏宗琼结婚了。

而正是在夏宗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寻找,牟中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机会,一个足以让他的财富翻倍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牟某听到了消息:东北有人正在与苏联进行“以物易物”交易,一车西瓜可以换一车化肥!

牟忠忠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化肥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硬通货”,这也唤醒了牟仲仲。 他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

当时的苏联由于工业畸形,生活必需品极其短缺,但由于重工业发达,飞机、坦克等商品极其便宜。 经过多方询问,牟庆智得到可靠消息,苏联某机场有数架Tul-4飞机正在出售。

牟芝芝还了解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川航目前还没有大型客机,正准备从外部采购。

这时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能用一些生活用品换取苏联的飞机,那不是能赚很多钱吗?

于是,他立即拿出一万元钱,买了很多国内滞销无人要的罐头食品、日用品和衣物。 他跑到苏联,与苏方相关负责人进行谈判。 看到几卡车的物资后,苏联代表非常兴奋,他立即同意了此事,并提出了7000万元的价格。

当时“川航”报价1亿元,换算成4架飞机个人利润1.2亿元! 要知道当年全国GDP只有4000亿元。

但现在我有了一个想法,我该怎么办? 此时的牟中志手里只有几万元,比如说几千万的物资,但他却连零头都买不起。

为了演好这部戏,牟中志与苏方进行了谈判,商定了T+7结算方式,这意味着苏方的生活必需品要在飞机抵达成都后7天才能到达。

苏联人对此表示同意。 毕竟物资通过铁路到达苏联确实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所以没有问题。

双方达成协议后,苏联迅速派出之一架飞机飞往成都。 飞机抵达后,牟忠忠立即用飞机作抵押,成功拿到了7000万元。

接下来两天,牟忠志疯狂联系山东、河北、河南等7个省份的供应商,要求他们赶紧装货。 最后,他成功地将数百个火车皮装满了日常用品,并发往苏联。

首笔飞机业务洽谈成功,牟某赚了3000万!

有了这笔巨款,剩下的航班就很容易谈妥了。 仅仅几天的忙碌,牟中志就以放手的方式获利过亿。

从“首富”到“之一骗子”

有了如此巨额的资金,牟中植成了全国名人。 他成立了自己的南德投资集团,开始了他在资本市场的疯狂征战。 牟仲仲的计划到底有多疯狂?

他曾计划投资100亿元开发边境城市满洲里,打通中国通往西伯利亚的大动脉; 他还计划炸毁喜马拉雅山,把印度洋暖流引向中国,把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然而,这一切的举动却让时任集团副董事长的妻子夏宗琼非常担心。

和他的之一任妻子一样,夏宗琼也非常害怕牟仲仲的“野心”。 牟仲仲虽然想法天马行空,但他的实际能力却很难支撑他所说的一切。

此外,为了满足自己的扩张野心,牟忠志的经营行为中还存在多项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 她知道,再这样下去,牟仲仲迟早会出事。 夏宗琼曾多次劝说牟仲仲,但都被拒绝了。

终于,1996年,夏宗琼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不良行为,与她离婚,并带着孩子出国。

有趣的是,夏宗琼虽然离开了,但她的妹妹,也就是牟仲仲的嫂子,二十多岁的夏宗伟却留下来了。

夏宗伟是夏宗琼的八姐。 在牟忠忠发家致富后,他凭借姐姐的人脉,到中德集团工作,担任牟忠忠的秘书。

夏宗伟比牟中伟小二十八岁。 牟中伟对这个嫂子一直没有好感。 他经常对她冷言冷语,甚至公开批评她。

牟仲仲出事后,夏宗伟也受到他的牵连,在监狱里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 按理说,夏宗伟此时应该对牟忠忠恨之入骨,但他不想像武汉洪山一样,被牟忠忠关押。 她不仅没有离开监狱,甚至每个月都来看望他。

他一生登高望远,最后却只剩下一个他“不想见”的嫂子。 牟仲仲感慨万千。

为什么夏宗伟始终不肯离开牟中伟? 有人说她担心的是牟中志偷偷藏起来的救命钱,也有人说两人关系不正当。

然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夏宗伟无奈地说:“他已经70多岁了,我不关心他了,他是个老人了怎么办?如果我早就不理他了。” ,为什么要等到今天。”

在他的鼓励下,牟中志在狱中重拾精神,开始日复一日地写材料,希望为自己争取减刑。

牟中志在狱中过着极其自律的生活。 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洗冷水澡,所有空闲时间要么看报纸,要么写材料。 16年来,据牟忠忠回忆,他写的文章有数千份、数千万字。

在他的努力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由于牟忠忠在狱中表现良好,认错态度积极,刑期被减为18年。

重焕活力:西伯利亚之旅

2016年9月27日,75岁的牟忠忠出狱。 出狱后,牟忠忠谢绝了老下属冯仑“帮忙养老”的好意,而是在嫂子夏宗伟的带领下回到了家。

随后,牟中志重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他和夏宗伟在北京郊区一个由老年活动中心改建的办公室里一起工作。

谈到未来的规划,牟先生有两个重要的任务。 一是开发满洲里,建设俄罗斯西伯利亚至中国的直达交通项目。

这个想法其实在牟中志心里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谈到这个计划的目的,他解释道:“目前,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储量仍然远远超过非洲,如果我们不把它们带过来,那就太可惜了。” 只要把过剩的产能利用起来,那将是一项大事业。”

此外,牟中志还举了一个例子。 目前,我们从西伯利亚进口的资源往往要绕过马六甲海峡,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 但如果计划成功实现,行程可缩短至5至10天。

其次,另一个萦绕在牟奇心头的项目就是“万只鲨鱼苗计划”。

这个计划不是养殖业。 所谓“鲨鱼苗”,指的是隐藏在普通人之中的“天才想法”。

牟中植认为,对于一个商业创举来说,从“天才创意”的诞生到投入市场再到蓬勃发展,目前的市场环境确实很糟糕。

如果一个风华正茂的企业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市场上“寻求融资”上,那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能够把现在以“资本”为中心的商业环境改变为以“智慧”为中心的商业环境,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也是他希望实现的目标。

牟某的两项事业有其自身的理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商业帝国三百年,这两项事业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牟先生能否做到、能否有结果,都还是个未知数。 尤其是考虑到他年纪太大了,他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但不管机会有多么渺茫,夏宗伟始终陪在他身边,就像他这么多年一样。

这个人很健忘,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也许他们当时看起来他很累,但现在看来他们就像小菜一碟,只是历史的痕迹。 ”

牟仲之的一生很难评价。 他不仅被誉为中国商界之一代“掌门人”,也是中国更大的“骗子”。 但无论我们如何评价他,他仍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尽管牟出狱时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仍然保持着进取精神。 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坐了十多年牢狱之灾,牟忠忠仍然没有与这个社会太脱节。 他熟悉互联网,甚至认识埃隆·马斯克。 牟忠忠在狱中一刻也没有放弃过。 他自己的学习和进步,让他即使年过八十,依然精力充沛、充满自信。

牟先生一生从未去过西伯利亚,但他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副横幅:“骑行西伯利亚,畅饮贝加尔湖”。

晚年的牟仲仲,正如诗中所云:“有信心活两百岁,入水三千里也能游”。

参考

[1] 中国前“首富”、南德集团原董事长牟忠忠刑满16年后,今日出狱。 报纸。

[2] 前“首富”牟忠服刑16年后出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商业帝国三百年 1999年,“首富”牟忠入狱,妻子带着儿子去了德国,但28岁的嫂子却没有离开。》发布于:2024-03-25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