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林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嵩明镇中心小学 甘肃省临夏市)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更加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普及目标,它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部分,作为奠定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当前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更加关注热点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以此为核心进行研究,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作用、相关要求和热点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小学数学; 问题
介绍
数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计算。 可以说,计算贯穿整个学科,这也意味着计算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要明确。 客观地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从计算开始,而后续的很多环节都会涉及到计算。 计算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基于此,教师作为计算教学的教学主体,应在全面认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展需求采取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一)主要功能分析
在数学领域,计算既是核心内容,也是基本能力。 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重要工具。 如果学生没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就会无能为力、无从下手。 从表面上看,这只会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 从长远发展来看,也会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 。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着比较显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科思维能力。 数学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概念非常抽象。 而且,小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展初期,对许多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在计算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可以更好地解释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数学思想的推导过程。 数学计算环节是由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组成的。 所有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都有独特的规则并涵盖了主体的思想观念。 计算过程也是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的生成过程; 其次,有助于更好地思考计算过程。 加强课堂计算训练,可以为实际计算创造条件。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显着提高。 看到知识概念后,可以直接联系计算公式,探索计算规则和思路,理解如何解决问题。 加速数学理解的原因。
(二)基本要求分析
计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的全过程,这意味着计算教学需要在小学各个阶段进行。 虽然计算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是掌握计算规则。 规律是进行计算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要求。 数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而特殊的规律。 这就是当代数学教育需要传达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计算方法,还要了解计算问题的原因。 这个过程需要灵活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则,在面对各种计算问题时能够将计算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将帮助您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二是掌握计算技能。 准确度和速度是衡量学生计算能力的标准。 一般来说,计算能力越强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准确率也越高。 实践分析发现,此类学生往往掌握了适用的计算技能。 即使在各种复杂的计算主题中,他们仍然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计算技能。 因此,教学过程还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计算技能。 计算技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记忆力、逻辑思维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
(一)忽视兴趣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有形的教师之外,还有无形的教师“兴趣”。 所谓兴趣是更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时,他们可以显着提高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 在计算教学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在当前的教学中并不明显。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计算任务,但一旦脱离了老师的监督,他们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授计算方法而不是培养兴趣,最终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低下。 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要地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 他们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很多学生甚至处于不参与学习、根本无法学习的状态。 提高学习水平。
(2)口算训练少
计算包括口算、比较等多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忽视口算训练的问题。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书面计算,试图通过解题策略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但从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计算数学专业分析,这种方法显然缺乏时效性。 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复的书面计算虽然可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记忆,但不利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用不大。 从实践角度看,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列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学生口头计算结果。 由于课堂上没有专业的口算训练,小学生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即使面对简单的计算问题,他们也习惯通过书面计算来解决。 这不仅消耗了学习时间,而且也不利于计算教学的效率。 提升。
(三)教学方法不适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相关性,计算教学也是如此。 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普遍面临教学方法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不符合实际。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变化,更是学习方法的更新。 与幼儿园学习相比,小学教育更应该追求实用性,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进入小学后,学生对计算知识还没有全面的了解,需要通过一种或多种适用的方法进行指导。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现有教学方法的弊端,仍然继续沿用传统的单一方法。 教学法。 不同时期出现的流行的教学方法都符合当前环境的要求。 客观地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传统的教育环境。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双双深入的今天,如果仍然频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无疑会制约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关于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一)有效激发计算兴趣
兴趣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计算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不利于培养计算兴趣。 基于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全体学生在激发计算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让教学过程“活起来”。 在当代社会,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已被广泛采用。 大量的实践结果也证明游戏具有很强的辅助教学作用。 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游戏融入计算教学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掌握加减法计算技能时,教师可以抽出1到10数字的扑克牌,将扑克牌背面朝上打乱顺序,让学生随机挑选一张牌并说出上面的数字,下一个学生抽出扑克牌后,在上一张牌上加上或减去数字。 随着抽出的扑克牌越来越多,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加法计算,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例如,之一个学生画了数字5,第二个学生画了数字1。老师问:“这两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学生们迅速思考,回答“6”。 算出正确答案后,第三个学生继续抽牌,抽到的数字是2。老师赶紧提醒学生在已知的结果上加2,得到答案“7”,以此类推。 在相对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 在这种状态下,更有利于分析问题、记忆知识、掌握计算技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借助游戏进行教学也符合我国倡导的娱乐化教育。
(二)增加口算训练比例
作为数学计算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对口算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教学实际适当增加口算训练的比例,从而改善当前小学生口算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内在关系,面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时,能够通过口算得出正确答案。 制定明确的口算训练计划,例如,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不急功近利,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基本训练要求。 课前预留几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利用上午或晚上的部分自习时间进行口语测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口算能力的真实状况。 根据不同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明确培训要求。 例如,在对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求学生非常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字的加、减、乘、除,如25×4=100、1×1=1 、2×2=4等计算。 熟记于心,计算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 同时,学生还应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比如计算57.3-27.8=(?)时,观察题可以发现有两次舍位,且被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比较接近。 很多同学在计算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一点。 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减数分成两部分,即27.3和0.5,并折算成57.3-27.3-0.5进行计算。 该方法可以简化问题,不仅有效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保证了计算精度。 长期的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数学计算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记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师要深入剖析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破除传统教育体系中不切实际的思想和方法,注入新鲜血液。 以往的数学计算教学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 这种情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存在。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计算技能、培养计算能力,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现代教学。 介绍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情境进行教学。 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真实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全面的知识,更容易探索、感知和掌握知识。 这种方法在当代教育中非常流行,其教学作用也比较显着。 例如,在讲解“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以视频等新的呈现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和音频,充分吸引注意力。 7×6、2×9等内容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时,应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制作视频课件,以满足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合作探究也是一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来加深知识理解的新型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质性训练。 在此之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习科目的知识掌握情况,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匹配,给每个小组分配计算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竞赛,并提前告知学生竞赛规则。 为了提高比赛的公平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比赛结果进行评判。 如果只注重计算速度,就会导致一些群体为了获胜而随机计算。 因此,教师可以将规则设定为“固定时间内准确率更高的一组获胜”。 比赛结束后,老师还会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老师会引导小组成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和方案上与传统方法有很大不同,更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反思自身问题,学习他人优秀的计算经验,营造和谐、公平的竞争学习环境。 这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方法。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计算教学作为数学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小学数学中得到了较为重视。 高效的计算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 计算。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数学计算规则,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学计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导致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口语训练较少、教学方法不适用等方面。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习者个体与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通过有趣的方法激发学习者的计算兴趣,适当增加口算训练的比例,还要引入情境创造与合作。 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
[1]姜玉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新丝绸之路(中期),2021,000(008):1。
[2] 宋磊.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传播,2017(9):1。
[3] 田树祥.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J]. 学术周刊,2018(15):2。
[4] 李红梅.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求知指南,2020(7):2。
[5]周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J]. 数学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8,000(001):84-85。
[6] 刘新柱.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J]. 新一代(理论版),2019(7):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小学数学教学热点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布于:2024-03-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