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感言】

沈祖芬先生是近现代著名女抒情家、诗人、学者。 她的诗歌深刻而优雅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和1940年代中国的动乱、灾难和知识分子的流离失所和忧虑。 “格调雄伟,音调深沉,魏冯遗风,如人间”(沈祖芬评八王栋),被比喻为现代的李清照。新诗力求“用爱线和思念,系上灵活的笔尖,做一盏明灯,照亮每个灵魂的阴暗角落”(沈祖芬《孝的礼物》),犹如微波的涟漪,触动人心。而她的古今诗,则把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化为咏叹,用旧瓶新酒,“思深言简”(《涉江诗集》朱光潜诗),才华横溢,杰出的文学才能。

然而,虽然沉祖芬作为学者给我们留下了《唐诗七绝诗略释》、《宋词赏析》等深入浅出、一度引领潮流的著作,但这些毕竟是讲义和教学笔记,而不是全部。 当它完成之时,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不禁感叹“千百年文采未尽”。

那么,除此之外,沉祖芬先生是否还有现存的学术著作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近期出版郭世玉策划、张春晓主编的《沉祖芬诗词两类手稿》(含《七绝诗论》、《大河山任校版手稿集》),中华书局,2019年,以下简称《手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沉先生学术专着看似的不足。

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传统

知识与能力并重,是中国古老的学术传统。 所以,研究诗的学者,多是有诗本事的人,有诗本事的人,往往对诗有很深的认识。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创作实践越丰富,越能意识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20、30年代,中央大学、金陵大学聚集了一大批擅长诗词文学、学识渊博的教授,如王伯桑、王栋、吴梅、胡向东、王丕江、胡小石等他们大多出身于清末民初士大夫家庭,有扎实的国学基础,擅长古体诗词。 他们主张知识与能力并重。 他们放学后组织诗歌社和词社。 春秋之际,常带领弟子登火蒙楼,游玄武湖。 ,游览牛首等名胜古迹,饮酒赋诗。 浪漫帅气的欣赏一时间成为人们的佳话。

七绝诗的创作最显才华。 清王夫之说:“有才与无才,爱与无情,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 (《姜斋诗注》卷二)沉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学过王栋先生的词课。 他以作曲《浣溪沙》蜚声诗坛。 诗曰:“香草记录年年精彩游历,山水依旧睁开眼,鼓哨听长思。三月黄莺诗,谁写?一”日,风柳独攀楼,夕阳中有春愁。” 王先生评价道:“下半年太好了,出行时间少了。” 尤其是最后一句“有夕阳的地方,就有春愁”,委婉而深刻地反映了“九十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懂的人都会欣赏,甚至“夕阳西下”叫。 此后,沉先生更加专注于歌词创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49年后,她转向古典诗歌创作。 我们曾经统计过沉先生现存的400多首古今诗作,惊讶地发现,七绝诗的数量占到了近三分之二,充分展现了他的创作才华。

1934年春,胡小石先生为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讲授《唐诗七绝》课程。 教学的重点是从方法入手,对抒发古今情怀的唐七绝诗的各种类型进行归纳分析。 讨论非常精确。 。 老学者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他们的学生。 胡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授给沉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先生对七绝诗的创作情有独钟,着有《七绝诗论》。 从其学术渊源来看苏州金陵唐人游,无疑出自胡小石先生之手。

作为诗人、学者,沉先生与胡先生一样,也特别注重七绝诗歌的实践。 《手稿》分“节奏”和“制作”两章,详细描述了七绝法,并向初学者展示了规则。 尤其是“制作”一章占全书篇幅更大。 它总结了七种独特轮廓的24种方法。 与胡先生的研究一脉相承,但在很多方面有所丰富和拓展。 可以说,胡先生、沉先生所写的《七绝诗》都是“诗人”的学术著作。 他们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增加了他们研究的深度。

彰显诗人智慧的《七绝诗》

《七绝诗》是一部研究身体诗的专着。 全书共六章,分别是:起源、科数、特点、韵律、产生、类别。 除最后一章因故缺失外,其余五章均已完成。 之一章探讨七绝诗的渊源,分析诸学说,使其公允通俗。 第二章论述七绝诗发展史上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和风格,准确、准确地梳理七绝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总结七绝诗的艺术特色,颇有见地。 第四章详细描述了七绝诗的句法和节奏。 第五章详细论述了七绝诗创作中的勾画转折方法,颇有感悟。 至于第六章“范畴”,我猜应该是从题材和主题的角度对七绝诗进行讨论,可惜被省略了。 可以说,这是一部体例完整、资料详尽、论述缜密、充满诗人智慧的七绝诗研究专着。

胡先生传授唐代七绝,认为七绝创作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时间的差异,即现在与过去的比较来表达情感。 “为划清时间界限,用各相关词加以说明,称为‘纲词’”(《唐诗七绝诗论》、《胡文集续集》)小食”,第 219 页)。 胡先生根据轮廓字的不同,将其分为16格,即16种方法。 有一种无纲字,即“无纲字,而其意含蓄,发人深省”(《胡小石文集续》,第273页),这意味着实际上只有 15 帧。 在“找不到轮廓字”的作品类别中,胡先生列出了柳宗元的《奖励曹在项县的功劳》。 诗曰:“坡峨山前流玉流,玉兰舟远驻诗人。春风无限潇湘味,闲采花不闲”(见图一) )”。 不过,它并没有说它如何“意义超出言辞,令人思考”。 巧合的是,多年以后,当他的恩师程千帆先生回忆起胡先生对他的教诲时,他说:有一天,我到胡小石先生家去。 胡先生正在读唐诗,他正在读柳宗元的《赏曹诗》。 《于郭乡县报告》(略)。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书,开始唱歌。 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总共读了五六遍。 他把书扔了下来,说道:“你走开,我把一切都告诉你。” 你们。' 我印象非常深刻。 胡先生晚年在南大讲授《唐诗七绝》。 为什么他教得这么好? 他用自己的灵魂感动了唐人的心。 心与心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两点——古代文学研究方法随想》)从程先生的回忆中可以看出,胡先生确实认为这是一首具有“意义”的好诗。超越言语,发人深省”,而理解这首诗的更好方式就是用自己的灵魂去接近古人的灵魂。

诗人在实际创作中思想情感的表达自然不限于古今的比较,提纲方法的运用也不限于时间意义的表达。 沉先生认为:“写作没有永久的方法,但总有方法。” 其绝诗“以短韵而远,亦有其法”(《手稿》第115页)。 这种方法在于其“章句转折的提纲”(《手稿》第123页)。 七绝的诗篇短,有始有终。 要追求以少胜多、意蕴无穷的艺术效果,关键在于意向,而意向的表达大多是通过转词来引导和突出的,所以沉先生挑选了“转”字来表示学者如何遵守法律。 与胡先生的提纲讨论相比,同样的讨论更侧重于诗意的转折点,这使其更通俗易懂、更深入,是最实证的谈论。 这些词语包括“现在”、“仅”、“最”、“小于”、“仍然”、“并且”、“渴望”、“更多”、“但是”、“不合理”、“不知道”等。如前文柳宗元的诗,沉先生把它放在“欲”字格之下,认为是用“欲”字勾勒出来的,诗意的转折点就在最后一句。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想象曹操经过项县的情景,后两句写的是赏赐和邮件。 此时,柳宗元被贬永州,潇湘在此结识。 朋友们远道而来给他送来诗,诗人觉得应该从潇湘摘一些花(见图一)送给朋友,以表达谢意。 然而诗意此时却发生了变化:我想摘花,可惜我没有这个自由。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连礼物都不能互赠(见图一),而是隐晦地引用了《楚辞·夫人》这首诗,指的是朋友相见之难,表达了他长久以来的心声。 ——词谪、郁闷。这首诗“出自蔡蔡”(见图一),抒发了他的政治情怀,描写了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大问题,写得也委婉曲折,深刻而深刻。不显锋芒,和谐。他的具体身份和当时的环境是一致的,可以说是纯用兴体”(《略论七绝诗》)唐朝”,第 204 页)。 沉先生在讲座中的这一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诗中对比和寄托手法的巧妙运用,也解释了这首诗为何“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它不仅指出了诗性的转折点,也让人们以诗人的智慧去理解作品,会给人更多的启发。

言语就是生命

抄写经典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方法。 《手稿》中还收录了沉先生的《大河山人笑真真手集》(卷一),以及王栋、黄继刚、王处葆等人的批注,让我们见证了古往今来学者们所使用的这种学习方法。历史。

沉先生出生于清末苏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 她是家中的长孙女,深受擅长诗词书法的祖父的喜爱。 受传统文化影响,她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和儒家思想文化。 她进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学习,师从王东、吴梅、黄继刚等老师。 她还展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 王栋先生一生虽徘徊于政界与学术界之间,但在诗词书画、词音训诂等领域仍颇有建树。 尤其是他借鉴周邦彦的诗作,颇为世人所称道。 丈夫本人也是最看重的。 他曾与沉先生交谈:“虽然官塘极其美丽,但我直到晚年才意识到它的美丽。但我不同,我几十年来一直忠实于 *** 教,我把一生的抱负托付给了益生。”日复一日,欲知后世,我诗也算通俗了。” (引自程千帆《梦秋词跋》)

沉先生师从王栋,视诗为生命。 他曾对自己说:“我热爱文学胜过热爱生命。以前我在界碑上躲避警察,每次都带着稿子。有一天,我问自己,假设人和稿子都在我身边。”分在两个地方,而两个地方其中之一必须被抢,那么你宁愿人死吗?你宁愿词死吗?一开始你还不能决定,但后来你决定让人死而词留下”。 (《王方虎、王季安先生书》)他的感情真挚感人,读之令人落泪。 裙子!

沉先生曾与程先生论古今一流诗人:“他们都有更高尚的人格,最伟大的胸怀,最纯洁的灵魂,最深厚的感情。家国情怀,感叹祖国兴亡,关心同胞,忘却一切。” 哀悼中,俯视古今,缠绵古今,感叹世事无常,感叹人生不易,感悟生死之大,深感悲喜,安下心来。天地,定命于民,则有大业。 他的作品是他的人格、灵魂、情感的反映和表达,是文学的基础。”(《给陆兆先的信》)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沉先生之所以视文字重于生命,是因为因为它们蕴含着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尊重,他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关心和责任感,承载着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坚定不移的眷恋和热爱。 《七绝诗论》或郑文灼主编的手抄《 *** 词》,应视为如此。

胡小石先生曾说过:“盖饭的艺术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就本质而言,参天松、谷兰各有美。就工艺而言,恰如其分。”就像狮子必须用尽全力去打大象一样,为什么不用尽全力去打兔子呢?” (《胡晓石论文集续》,第209页)学术研究也不例外。 我们遗憾的是,沉先生的才华和学识未能为后人留下她本应留下的学术著作。 不过,我们也很佩服和敬佩她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学术著作,无一不是精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诗人的美丽与美丽》》发布于:2024-03-24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