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百万启动资金、豪华团队、神级CEO

在正式开始本节之前,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之一次创业失败后,我在家反思、休养。 这期间,我除了写《My FLASH 2010》之外,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个纯FLASH商业级多用户博客系统《 Flash》,一切都是自己完成的。 我做这个东西完全是为了实现我大学时期对建立一个大型FLASH网站的痴迷。 我之所以提这个小插曲,就是想告诉大家:你看,我之一次创业失败后,还这么执着。 看来失败还不够严重! 其实不是不够惨,而是我们经历的还不够,还需要继续修炼!

上一节并不意味着创业失败。 我断定主要是老板太傻,整个团队太新手了? 所以我发誓下次创业一定要找一个优秀的团队。 经过一番选择,我终于喜欢上了一支来自杭州的创业团队。 这支球队阵容豪华。 两位老板都是上市公司高管,后台是在魔兽世界私服工作的C++高手。 还有专门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测试经理、蜗牛游戏策划师,甚至连财务和后勤总监都退休了。 还有200万启动资金,100万储备资金,以及各种融资渠道。 我自己的技术比刚毕业的时候成长了很多。 一般来说,页游项目没有什么大问题。

和我之一次创业的首发团队相比,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梦之队吗? 返还的股票比之一次多得多。 而且两位老板还一次次来上海看我。 对于一个有自己本事的人来说,这也是致命的诱惑。 说明他们重视你,尊重人才。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之一次创业的时候,我们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处于一种极其务实的状态。 除了一开始,我们很少谈理想、产业、模式等,老板也几乎不和我们谈过。 在谈心时,我们更关注业务本身。 我们每天早起晚睡,奔赴前线。 当时我很佩服我老板的这一点,但后来我意识到有问题。 你总是担心业务和技术,但谁负责融资和招聘 CTO? 谁负责这个方向和战略问题? 杭州的两位老板正好符合我当时的理解。 这两个人简直就是知识渊博,什么都懂,也懂互联网,懂开发,懂产品。 我一直以自己在同龄人中拥有一定的思想而自豪,但与这两个人相比,我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只能仰望高山的孩子。 所以我当时又惊呆了,立刻收拾东西和老婆一起赶往杭州。

我们到杭州的时候,整个合伙人团队非常庞大,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全部抵达。 我用这个月招聘了整个前端团队。 这次因为要做RPG回合制网页游戏,所以就多雇了几个人。 我负责主体结构,一个和我水平差不多的人负责UI,然后有两个中级人负责模块,两个新手打零工。 团队一共有6人。 回想过去,上次创业的时候,公司从来没有这么多前端程序员。 然后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培训,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处理好自己的任务,我也完全有空去研究优化和协作问题。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很好吗? 前端团队实力雄厚,其他关键部门也有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这次有什么问题吗?

先说一个小细节,就是之一个月不等工作人员到吗? 除了我去招募团队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没什么具体的事情,每天只是想着未来。 偶尔,两位老板也会叫我一起出去见见人。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大家终于到齐了,我们开始在办公室开会。 这次会议持续了一个月。 。 。

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更好先把事情想清楚,让大家互相了解后再开始工作,这样会更有效率。 但问题是,这个月讨论的都是各种高层次的理论和战略问题,从人性到社会,从历史到哲学,规划的是马斯洛金字塔模型。 关于具体游戏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实现并没有太多讨论。 大家觉得这是一个规划者、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应该多考虑的问题。 所以开了一个月的会,我已经吃了不少瓜子,但是当开始实施的时候,大家还是一头雾水。 我现在回顾了这次会议。 一周就够了。 只要把自己知道的解释清楚,互相好好沟通就可以了。 那些神秘的事情根本无法讨论,也无法得出结论。 你应该在实践中快速测试它们,然后及时复习。

无论如何,我们仍然有一个好的开始。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不过只要你在下面努力的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 。

在继续故事之前,我还是想再次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因为这个团队太复杂了,如果没有明确的介绍,很难讲好故事。 我们先来说说股权结构。 从股权结构来看,共有三大股东,分别是CEO、CTO和产品经理。 这三个人每人出资50W,总共150W,但是总共只占公司股份的50%,而且三个人的股份是相等的。 然后40%给第二圈合伙人,每人出资10万,占10%。 这样的人一共有四个,我就是其中之一。 最后还剩下10%,给了无法出钱的核心成员,比如项目经理、财务和未来的主力艺人。 乍一看,这个分享的设计很精致吧? 是否有人确实花了很多心思? 之一梯队中是否有具有分享精神的大股东? 哦,对了,我不是第二种股东。 我要付10W吗? 但我没有10W现金,只好用工资做抵押。 第二圈股东除了我这个前端之外,还包括测试经理、总策划,还有后端的另一位专家。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的CEO。 这位CEO曾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智囊。 他参与甚至制定了公司和产品的许多重要战略。 虽然我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我还是比较相信,因为他确实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他的闭关能力超强,他的记忆力超好,他的智商超高。

之前不是说之一个月没什么事做吗? 我们经常一起下棋。 我在上幼儿园之前学过象棋和围棋。 Go 被彻底抛弃了,因为我找不到人玩它。 但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和各种村长下棋,一路下棋到现在,虽然我还是个业余爱好者,但现实中很少遇到能秒杀我的人,但这位总裁却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我之一次感觉自己被压垮了。 而且,他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之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知的人。 除了他的专业技能之外,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能接续谈话,指出你看不到的点,举出你从未听说过的例子,将其提升到你无法企及的高度。想象。 这种人不打稿,马上就能说话,也能吸引人。 即使在网上,我也只见过马云。

而且他特别喜欢读书,而且读得很快,而且很有力度。 晚上睡觉前你经过他的卧室,他正在读书。 你早上五六点起床方便,路过他的卧室,他还在看书。 我只是想知道。 ,他一天睡几个小时,白天不午休,总是精神抖擞!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霍霍,你只是他的小粉丝吗? 事实上,当时确实如此。 虽然我在工作中极其务实,而且编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务实的职业,但我身上总有那么一点务实的人,喜欢务实。 一有机会我就会跳出来表演几次。 而这个小公仆看到这样的高手,又怎能不立刻圈粉呢? 而且在当时的公司里,崇拜CEO的不止我一个人。 就连一线的产品经理、CTO,还有二线的测试经理,都是他的粉丝。 最严重的就是第二梯队的后端高手了。 他已经达到了盲目崇拜的程度。 他整天追着公司里的老总,称他为大师,向各种人生、哲学问题请教。 本来只有我一个这样还好,但是当整个公司都是这样,而且整天大神大神的回音在我耳边时,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加入了一个宗教......

→真人版十万个为什么,看不懂的套路,神级CEO即将出炉

事实上,创业的前半年,CEO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具体的事情,也懒得去做具体的业务。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边和大家聊天,一边在餐厅吃大餐,一边利用团队来普及自己的想法,还有出去见人的时候,闲着没事就继续看他的书。 产品老总也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高兴,这样他就可以完全掌控产品了。 用产品老总的原话来说,CEO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到关键时刻才需要出来。

我的天啊! 创业不应该是每个人都尽自己更大的努力吗? 这种情况我实在是无法理解? 但当时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CEO的级别太高了。 我实在看不懂这种无形的管理伎俩,神来之笔,让所有人自然臣服! 即使我离开这个团队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确定这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只是我不明白这个套路。 毕竟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对我来说这似乎完全不可靠,对吧?

上半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但一切发展都很顺利。 产品经理本人比较务实,喜欢钻研产品细节。 策划师兄比我还幼稚。 他除了跟着产品经理搞清楚游戏的细节之外,没有多想任何事情。 CTO是一名佛教信徒。 他既能干又脚踏实地。 他是我在这家公司务实方面最尊敬的人。

但我对另一位后端专家有点困惑。 你说你连主力程序员都不是,专业造诣还没有达到高水平。 你应该好好写你的代码。 其他人则不然,他们每天都上蹿下跳。 ,有时和CEO讨论战略问题,有时鄙视后端主流程,最喜欢的就是批评主旨不靠谱。 偶尔他会调侃前端,说我们这么多人,为什么进度这么慢,后端却没什么事? 干燥。

在我那个时代,别人不理解也没关系。 你自己也是开发者,你也不懂? 这个基本问题还需要我解释吗? 前端前期肯定比后端慢,而且前端要等到策划、美术、后端都准备好了才可以进行最后的整合。 从表面上看,它必须始终是前端的最后一步。 如果这也叫憋屈的话,那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办法。 因为我们人确实很多,所以我把6个人平均分成了2组。 当一组正在集成上一个功能时,另一组将跟随后端继续下一个功能。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前端越来越流畅,大家的能力也提升很快。 最后我们能够让后端根本停不下来,就变成了我们前端,等着大家,然后我们堵住了这位兄弟的嘴。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后端小哥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它至少可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甚至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所以无论他平时多么卑鄙,无论他表达得多么咄咄逼人,无论他提问时多么无厘头,我都容忍。

说到他提出的那些无厘头的问题,我在这里补充一下。 这家伙提问引出深度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 无论你回答什么,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在你的答案前加上三个字:“为什么?” 。 我靠,这就是现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现实版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如果最后一个答主的回答实在是太经典了,他实在无法再补充了,他就会说:“那又怎么样!” 该死的,你为什么在这里? 大家不是都在讨论问题吗? 这就是你讨论问题的态度吗? 我能做些什么? 我只想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把事情做好,但我什么都不想做? 如果讨论的目的只是为了获胜,甚至只是为了气势获胜,我对这种讨论实在没有太大兴趣。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哪个团队会出现一些怪癖和摩擦? 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没事了。 最后让我忍无可忍的是,CEO开始疯狂提升这个后端小哥在团队中的地位,说他有大局观,有责任心,有激情,在自己的境界里进步最快。 最终,他甚至成为了技术上的佼佼者。 是的,整件事就是CEO继任者的存在。 虽然这个后台小哥在大家看来很酷,但绝对是对CEO崇拜如神。

CEO的行为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感到不安。 一个二流程序员,就因为喜欢各种质疑、各种批评、各种过度用力,就瞬间晋升到这么高的地位? 这本身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的,让每个人都感到不高兴! 更糟糕的是,一个实际上一无所知、喜欢强行干涉别人的人,一旦这种干涉被赋予权力并合法化,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于是公司开始上演后台兄弟与各负责人争吵的大戏,而每次争吵,CEO都趁机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谁受害最深? 只是产品经理和规划师,因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规划师”。

这个时候团队其实已经开始不和谐了,但是还远没有达到我之一次创业后期老板对我不理不睬的程度。 因为CEO依然是大家的图腾,所以整个公司并没有失去向心力。 至少我还是相信,以这位CEO的智商和大局观,他应该很快就会发现后端兄弟不靠谱蜗牛找房子游戏,然后他就会被拉下来。

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大家都被这个后端兄弟喷了,完全没用。 突然有一天,CEO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宣布:他觉得我们有危险,他准备出去了! 而且按照协议,我们准备召开股东大会,增持后端小哥的股份,甚至让他当后端大佬!

此时正好是半年时间,我们的钱已经用了一半左右了。 说实话,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危险。 我想只要后端兄弟老实点,写好代码,就不会有问题! 但为什么首席执行官会这么说呢? 要么是我的处境太小,看不懂;要么是我的处境太小,看不懂; 或者CEO想要出去利用他的后台兄弟来压制所有人,建立他的绝对权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神啊,你已经是神了,何必去和凡人争夺权力呢? 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团队瞬间分崩离析。 可怜的产品经理,还得我自己来做。

嗯,现在神终于出来了,队伍的战斗力就会更强了。 而且我比较信任的产品经理、CTO,一直说CEO牛逼。 我真的很好奇首席执行官出来后会发生什么。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也双手支持。 这里声明一下,当时我绝对不是在等看笑话,我绝对是在等看神话! 然而神话还没看我就离开了。 。 。

CEO上台后,动作神速。 在我还没明白他有多厉害之前,他先让我知道他有多狠!

首先他说以前的钱都浪费了,钱不够,就劝产品经理把房子卖了,注入几十万的资金,同时又给了产品经理更多的股份。 产品经理居然把它卖了,但那时候,产品经理刚刚生了一对双胞胎。 由于房子被卖了,一家人不得不再租一套房子。

随后,CEO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变动,从之前被诟病的最有权势的策划人开始,直接杀了他,放了他。 直接负责策划的人,也就是卖房子的产品经理被边缘化,产品决策权直接回归到CEO手中。 然后就是CTO,后端的决策权直接转移到前面提到的不靠谱的后端怪人身上。 一直在外面徘徊、不清楚自己立场的项目经理也被直接杀了。

这时候我心里很难受,因为我也是边缘人,从来没有宣誓过对CEO绝对效忠。 还没等我想出对策,CEO终于对我出手了,说我就像蘑菇,上大下小,而后端兄弟就像冰山,上小下小。底部大。 反正最后讲了半天只是为了说明一个结论:“我做不到!”。 明白了这一点后,在他们提出减持我的股份之前,我就主动辞职了。 当时首席执行官似乎很惊讶。 他没想到我辞职得这么干脆利落。 其实,看完CEO面前的一系列举动,我觉得不靠谱,但又实在看不懂,好奇心驱使我继续往下看。

这不是创业! ? 这简直就是一部宫斗剧的开机版啊! 那时,我还是一个天真的程序员,只知道如何用计算机处理0和1的问题。 我怎样才能理解人脑的复杂性? 这些东西不适合我,所以我更好避开它们。 于是我终于想到了我之一次创业的老板的善良。 即使之一次的老板欺压我们,不信任我们,但至少他从来没有提到要砍掉我们几个合伙人的股份,而是把我们都带走了。 走到最后吧!

这里还要提一下卖房的产品经理。 虽然他注入了大量资金,成为公司之一大股东,但拥有股份否决权。 但被CEO边缘化后,CEO就开始怂恿大家减持自己的股份。 虽然之前的协议规定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调整股份,但当时我还是很抵触的。 没想到,所有人都来到了总裁的身边。

那么如果产品经理有否决权呢? 公司里根本没有实权。 每次例行股东大会上,CEO都会提出这个议案,大家都会举手通过。 产品经理一个人坐在那里。 心智正常的人谁能忍受这个? ! 后来产品经理终于受不了,离开公司去工作了。 起初股份被保留,但后来首席执行官凭借他天才的谈判技巧,诱骗一位知名投资者购买了股份。 这位首席执行官似乎利用了这笔融资,赚了很多钱。 产品经理的股份,他成为绝对控股的之一大股东。

至于我的股份,当时公司肯定是回购了,但是因为公司没有太多的钱可以花,所以我就给了一半左右,说剩下的等公司赚钱了再补。 而去年年底,老总突然在QQ上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对不起,公司已经清算了,钱没赚到,欠你的钱没法还了!” 我平静地回答:没关系,创业吧。 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加油!”,这段对话距我离开公司已有四年了……

说实话,我对这段创业经历并不太了解。 我无法理解CEO的闭关作风和血淋淋的人事套路,也无法理解CTO和产品经理的盲目崇拜套路。 我什至不明白巨魔的后端套路。 不明白。 这些人都来自上市公司。 企业想做大就必须这样做吗?

顺便说一句,还有一个事实让我震惊。 也就是说,三位一级合伙人各自筹集的50万中,只有产品经理收到了现金,而CEO和CTO都向高利贷借了部分钱。 我真的坚信自己可以玩高利贷,而且还玩得那么从容。 难怪我看不懂别人的把戏。 我距离这个水平还很远。 如果我借了高利贷,我可能就放弃吃喝了。 不过,经过这次战斗,我对于退缩和创业压力方面的免疫力都提高了很多。 现在谁跟我抱怨创业压力大或者冒了多大风险,我就问你,你借过高利贷吗? 生完孩子后,你的房子卖掉了吗? 你投入的所有资金都消失了吗? 你已经奋斗了三年多了吗? 谁还想用一些远大的想法来骗我创业? 虽然出于尊重我会默默听你说,但我只想说,先和马云的网络诈骗视频对比一下。 马云比不了,那我估计也比不了我之前的杭州CEO。 让我们诚实地谈谈你到底想做什么,怎么做,完成后如何赚钱,赚多少钱,你要与我分享多少。 别谈钱了,上来和我谈理想、观念、人生。 我对你来说就是个 *** 。 我不妨去找杭州之神,让他沐浴我的思想春风吧!

回顾自己在杭州半年多的创业经历,感觉有点云里雾里、不真实。 这支球队从一开始的豪华到瞬间分崩离析。 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我至今仍在使用的杭州 *** 号码。 如果说之一次创业是极其务实的话,那么这次创业就更加务实一点了! 然而,他们都以失败告终!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绝对是失败的! 这是一次彻底的失败! 我差点把 *** 丢了!

12月的凛冽寒风中,我怒不可遏:“我不跟别人玩了!我要自己当老板!我要做自己喜欢的产品!我不会再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去付出”其他人的错误。” 正好我走后,前端团队的两个中层兄弟因为受不了后端巨魔的蹂躏而辞职了。两个兄弟都想跟着我,去哪里就去哪里我去了,一拍大腿,我们就回上海自己干吧!

就这样,我继续生活在“人生没有对错,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的人生信条之下。 在我的创业历程中,很明显,至少自己创业是最适合我的事情。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我自导自演了众多创业失败案例中最搞笑的剧情:“为了创业而创业!”

→未完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一个程序员35岁创业人生总结(三):第二次创业》发布于:2024-03-2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