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
入朝后之一场战斗打响
带着光荣的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在抗美援朝使命71周年之际,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三位航空工业退休干部:金钟源、马英、刘奇
诚邀航空界沉飞
……
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时光飞逝。 老者的身体不再直立,脚步不再矫健,耳朵都快聋了。 只有胸前的勋章诉说着他们的辉煌战功。 参观过程中,老人们话不多,但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竖起的大拇指,以及看到那一排排战鹰时依然坚定的军礼,不禁让人怀疑他们是否还记得过去。 伟大的岁月。
我想去制造飞机的地方
“我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必须到朝鲜战争前线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22岁的少年金正元不顾身体受伤,于1950年8月第二次主动参军。 他们一批人入朝昔日回想,参加了之一至第五次战役,立下了许多战功。
“有一次,我在睡觉时遭遇敌人空袭,炸弹落在我旁边的防空洞上,后勤部部长林赤檀在那次空袭中丧生……”此时,他的声音哽咽了。 他的儿子告诉记者,老人非常想念以前的战友。 他经常带着家人捧着鲜花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看,和战友们交谈……
“我想去造飞机的地方。” 正是在朝鲜战场上,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志愿军战士因敌空袭而牺牲。 转业时,金钟源拒绝了东北局组织部提供的到 *** 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沉飞公司,走上了航空报国的道路。
在神飞工作期间,从组织开展重点型号攻关,到11次“进京”产品,再到编写之一本《神飞质量管理手册》,金钟源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只为人民空军一定能尽快赶上世界强国!
“我的选择是对的。” 这句话在采访中总是被老人反复提及。
“你必须继续开发和制造更多高质量的飞机。”
这是我更大的遗憾
“在朝鲜,我对敌人的空军太生气了。” 马英14岁参加革命,1950年10月去朝鲜打仗,最糟糕的时候,他们连队只剩下6个人了……1951年11月回国后,他学会了飞行就职于空军第四航空学校。
他在学习上也很努力。 “在地上被欺负的时候,我要刻苦练习,然后回去再和空中的敌人战斗,再战斗。” 然而,“所发生的事情却适得其反”。 由于在飞行训练中的出色表现,他被苏联教官委以另一项重要职责:作为教官,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飞行员。 使命是神圣的,但没能回去与敌人空中作战,成了马英更大的遗憾。
“哦,原来是你!” 参观过程中,当看到“老朋友”歼5飞机时,马英再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紧紧握着航炮,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空中相处了三千多个小时,几十年后再次相遇。 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倾诉。
采访中,老人突然说了一些晦涩难懂的话。 他的儿子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说老人说的是他的领导人在进入朝鲜之前教给他的韩语句子。 翻译是“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自鸭绿江”。 就是这样。 70多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清晰地记得……
“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好飞机,飞得好,我们一定要赶上更好的!”
沉飞好样的
“我入伍的时候比较年轻,部队一开始不同意,我苦苦哀求了好几次才同意。” 1947年,刘奇16岁参加革命,18岁光荣加入中国 *** 。曾任伊察热辽军区政治部班长,参加在解放野百首、解放承德等战斗中,两次荣获三等功。 1950年起,历任空军总部警卫团班长、空军修理部、工程部保密干事、空军驻沉阳112厂(沉阳航空前身)军事代表力量)。
“这是新飞机吗?好吧!好吧!沉飞干得好!” 我半辈子都和飞机打交道,对飞机有很深的了解和感情。
听完教官对“猎鹰”的介绍后,老人深情地用手反复抚摸飞机,口中不停地说,“它有双发动机”、“两个垂直尾翼”……“现在真好。” ”!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空军,希望我们能够造更多的飞机,打造世界一流的飞机,让祖国的空军更加强大。”
短短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老人们浓浓的“爱国情怀”和“航空情怀”。 每一个举动都令人感动,每一句话都激励着人们前进。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诞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中。 70年来,锐意进取、开拓进取,实现了航空武器装备从第三代到第四代、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载人到“七大”的转变。从小到中到大中型、从填补空白到系统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发的“重大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请航空人放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时代,我们将以新的姿态砥砺前行,奋勇前进,为实现“航空报国、建设航空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我们将用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昔日回想 一位志愿军老兵亲眼目睹了更先进的国产战鹰:“有双发动机”、“有两个垂尾”……“现在真是太好了”》发布于:2024-03-2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