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本文作者戴友发@终极猎手小龙
“咕咕咕咕,马上就完结了~”
4.6 97式枪族
QBZ97自动步枪(1999年图片首次发布时被称为99式,2000年出版物中正式称为97式)是QBZ95自动步枪的出口版本。 其口径为西方国家流行的5.56mm NATO。 发射 SS109 步枪弹药。
我们当初之所以提出开发5.56毫米口径型号,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通过开发出口型号,可以在实战中进行检验,暴露出95式自动步枪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性能。设备开发。 等级; 二是打造我国轻武器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提升知名度。 当然,作为企业,考虑到自身发展,也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1996年首次提出在95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研制5.56毫米口径自动步枪,随后于1997年定型,命名为97式自动步枪。 后来于2001年进行改进,并于2004年定型,命名为97A型自动步枪。
QBZ97型火炮的特点与QBZ95型基本相同。 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两把枪的机匣形状和弹匣。 97式在供弹位置有一个向下突出的接口,而95式则相对平坦; 97式的供弹系统是“直弯式”铝合金弹匣,可以直接装弹、侧面夹紧。 即M16标准弹匣,而95式则采用前钩后挂的“全弯曲”塑料弹匣,可通过旋转装弹。
与95式一样,97式也有几种型号,包括标准型QBZ97自动步枪、卡宾型短自动步枪、轻机枪型QJB97班用轻机枪等。 后来又增加了3轮连发功能。 具有短弹匣和挂机功能的标准自动步枪被称为。 97A式的射击精度与95式相似,但后者更可靠、威力更强大。 97A型基本继承了95型良好的机械性能,所谓的机械特性主要包括开闭锁、枪机冲击力等,良好的机械性能最显着的效果就是感觉后坐力更小,精度更高。
由于弹匣位置和使用子弹的不同,97式和95式的供弹路线也不同。 由于发射的弹药不同,两把枪的内弹道参数也不同。 97式的平均弹膛压力远高于95式,为了保持自动机良好的动态特性,97式在95式的基础上加装了导弹,其直径、位置气孔的数量和气室的容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螺栓机头也不同。 97型的拔壳力比95型大很多。为了使用可靠,在95型的基础上,改进了拔壳钩的相关结构,如拔壳钩轴的位置、拔壳钩的强度等。钩齿,已得到改进。 另外,97式撞针尖端的直径以及机头撞针孔径的匹配与95式有很大不同。
97式自动步枪分解
① 取出弹匣
② 取出枪托。 首先将减速器置于安全位置,将机匣连接销从枪托后部向右拔出,将枪托沿导向槽拉回(枪托由塑料机匣盖、橡胶肩托和一个可旋转的杠杆(由型缓冲器组成),采取枪托型并将减速器置于安全位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枪托拆下时击发机卡在下机匣内,否则击发机会在反冲机的作用下直接向后弹射。
③拆下枪托后,右手抓住击发机构,左手握住下机匣下部中国m99重型狙击步枪,拨动调速开关,解除安全状态,右手将击发机构和反冲机构向后拉手。 击发机由三部分组成:沿导轨运动的部件和与之一体的管体统称为击锤。 前者用于击打撞针; 管内装有锤弹簧和锤弹簧导杆。 这三个部件也可以通过拆下击锤弹簧导杆上的扣环来拆卸。 复进机是圆柱形弹簧,也叫复进弹簧。
① 握住枪机架,沿机匣导轨直接向后移动,即可取出自动机。 枪架内部的部件称为机头。 将机头稍微向前拉,您会感觉到机头在旋转。 这时可以看到机头上的一个突起(称为开合锁驱动突起)完全对齐。 螺栓框架上留下的槽(称为释放槽)。
② 继续向前拉,将机头从前方拉出。 与枪机框架连接的长管称为复进弹簧导向器,其上方有一个突出物,这是充电手柄。
③ 将枪直立,用力敲击手柄使其松开,然后稍微向后拉,然后向上提起,使上盖与枪体分离。
④ 下护木通过握把后面的连接销与枪身连接。 该连接销可以从左侧和右侧插入。
⑤ 拔出连接销后,将手柄稍微向下拉,然后向前推动即可取下护手罩。 之所以向下拉,是因为枪管左下方有一个扳机杆,可以钩住下护木的扳机。 上下护木和机匣盖均为工程塑料件。 该材料以尼龙66为基础,根据枪械的性能要求而开发。 可增加韧性、强度、抗低温、冷脆性,提高热变形温度。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是一种理想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⑥ 准星与枪管之间为导气装置:固定在枪管与准星之间的是导气箍,导气箍内装有导气调节器。 调节器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孔。 当调节板手柄处于垂直位置即“0”时,处于全闭气状态,用于发射枪榴弹; 旋转到导风箍右侧“1”位置时,呈小孔状态,用于一般情况; 当旋至导风箍右侧“1”位置时,呈小孔状态,用于一般情况; 当气箍左侧处于“2”位置时,处于大孔状态,适用于恶劣气候和特殊环境。 战争期间,由于枪管温度极高,士兵们使用弹壳作为旋转工具。 调节板手柄上的槽正好可以插入主弹壳的底部。 将调节板手柄旋转至水平位置,拉出调节器。
⑦ 气箍后面装有活塞和活塞弹簧。 拆下燃气调节器后,可以从前面依次取出。 活塞和活塞弹簧在枪械的自动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射击后产生的火药气体进入导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压力向后推动活塞。 活塞与自动机紧密结合。 活塞的向后运动迫使自动机器向后移动并解锁机头。 同时给予自动机一定的初始动量,然后自动机靠惯性完成剩下的过程。
最后只剩下枪身,以下部件分别是枪口装置、刺刀座、瞄准星座、气箍、导杆、扳机杆、瞄准底座、关节衬套和下机匣。
照门座上装有可翻转照门,分别为“1”、“3”、“5”和涂有荧光粉的小凸块。 前三个是机械瞄准镜中的目标孔径刻度刻度,分别用于瞄准100米、300米和500米范围。 涂有荧光粉的小凸块和机械瞄准具准星固定环两侧涂有荧光粉的两个小点在夜间形成三个光点,共同构成了该枪的简易夜视装置。 从后瞄准器底座向前延伸的是一个燕尾支架,用于安装白光或微光瞄准器。
⑧ 按下选择器板的手柄并将其转至大端向上的位置,将选择器拉出。 然后将发射器沿接收器内槽向后拉,将其从扳机杆上松开,取出发射器。 机器。 此时,用手捏住扳机杆,将其从前方拉出。
97的一些民用版本:
民用枪,手柄改为平顶导轨,两侧有KEY-MOD孔(但不完全符合KEY-MOD规格)
如图所示,红色标注的倒角就是没有处理的地方。 虽然勉强可以安装配件,但位置不准确,不适合安装辅助瞄准装置。
2015年在欧洲推出的M77民用步枪实际上是短枪管97式的半自动版本,枪管稍长。
张毅同志贴出一个补丁版的图片,替换为23333(只是为了好玩,没有对原模型的不尊重,原图可以在百度上找到)
对于加拿大市场和短枪管的人来说,之前的97式在加拿大被禁止,因为它很容易改成全自动。 新的T97系列据说很难改成全自动,可以合法销售。
4.7 一些民间厂商设计的魔法改装配件
所谓对某种枪型的魔改,其实就是通过增加战术导轨等方法来改善其战术配置,让枪械尽可能的发挥出更好的性能,让枪械的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95式枪族和88式狙击步枪已经服役了十多年。 在此期间,它们不断得到改进。 很多厂家还为其设计了战术导轨等有针对性的改装配件。 以下是一些精心设计的产品:示例。
燕尾榫和皮卡汀尼导轨转换。 然而,将皮卡汀尼导轨直接固定在燕尾榫上将进一步增加瞄准基线。 所以后来设计了更合理的导轨座椅。 采取的方法是将95/95-1式步枪的上防护罩连同手柄一起拆下,将瞄准镜导轨底座安装到上防护罩原来的位置,不会对枪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
另一组瞄准镜导轨安装座可降低手柄,这样当您安装瞄准镜时,您将获得更舒适的射击姿势。 上图是一代,下图是二代。
第二代导轨座
为95-1安装的下导轨应安装在95-1步枪上为榴弹发射器预留的挂点上。
88狙击枪的改进型,早期的燕尾槽皮轨转换装置是提供给瞄准镜制造商的,通常与镜一起提供。
88完整版改装方案保留了机械瞄准具,并在机匣顶部安装了长导轨,具有更大的扩展性。 将三脚架从枪管下方移至护木下方将有助于确保准确性。
5、88式狙击步枪 5.1 88式狙击步枪
QBU88狙击步枪系统基本上是85式狙击步枪的缩小版、无托步枪和改进版。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展示小口径。 1982年,讨论了使用5.8毫米重弹药作为重机枪和狙击步枪弹药的可行性。 1986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8毫米重弹药的射击精度和侵彻力与53式7.62毫米普通弹药相当,可以满足通用机枪的要求。 因此,1989年正式立项,对5.8毫米重弹药、发射药、通用机枪、狙击枪以及使用该弹药的瞄准镜进行全系统研制。 QBU88型5.8毫米狙击步枪(简称88式狙击步枪)的研制历时6年。 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1997年首次装备驻港部队。
88式狙击步枪使用5.8mm机 *** (重弹),有效射程800m,在1000m距离可100%击穿3mm厚的A3钢板。 在这个距离内,其突防能力超过了85式7.62毫米狙击枪,精度也优于85式狙击枪。 经过各种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测试,88式狙击步枪故障率低,可靠性好。
88式狙击步枪采用无托结构,缩短了枪的整体长度,提高了机动性。 同时,直枪托也有利于减少过肩射击时的翻转力偶,提高射击精度。 全枪由9大部分组成:枪身总成、枪机总成、反冲机总成、发射机总成、枪托、上下护板、弹匣和三脚架。 发射机的所有部件组装完毕后,共用一个弹簧,同时充当击锤、弹簧、阻铁弹簧、单发组铁弹簧和扳机弹簧。 发射机内还有铁堵熔断器和非自锁熔断器,构成多重保险功能。 枪托、上盖和下枪托构成了枪的整体形状。 将每个部件连接到枪身的销钉连接到各自的主体上,以防止它们散开。 附件安装在下防护罩的手柄中。
构成步枪整体造型的三个主要部件,包括枪托、上盖、下枪托,均采用超韧增强尼龙66注塑而成,基本颜色为黑色,整体外观统一。 外表面为细纹哑光,既不发光,手感也很好; 热变形温度高(250~260℃),来源丰富。 黑色金属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磷化技术,膜层薄、晶粒细、结合力强。 其耐腐蚀性能比氧化高10倍以上。 机筒内孔采用可逆镀铬技术,使铬层结晶均匀,提高了机筒的性能。 筒体毛坯经过调质处理,以提高加工性能,保证长度和直径大于丸粒时的内孔加工质量。 螺栓组件、机匣、瞄准镜支架等复杂关键零件,以及其他尺寸精度要求高、几何位置公差要求严格的零件,均采用加工中心加工。 工作台刻度尺的目标孔由激光或数控线切割机加工而成。 其余应尽可能采用冲压、锻造、注塑、焊接等切屑少或无切屑的工艺。
军队最初的要求是设置一个提手,以便在战斗中移动阵地时可以用一只手提着。 不过,由于88式狙击步枪的质心正好在瞄准镜所在的位置,如果把瞄准镜放在提把上,整枪的高度就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时,单手提枪的位置被确定在瞄准镜底座和上下护木前方稍靠全枪质心的位置。 调整了下护手右侧的尺寸,使其握持舒适并保证握持部分与瞄准镜之间的空间,这也是88式狙击手左右护木上手指槽数量的原因步枪则不同。 经征求部队意见后,认为该设计能够满足携枪要求,达到无提把的目的。
88式狙击步枪配备两套瞄准装置,光学瞄准镜和机械瞄准镜。 使用光学瞄准镜时,可以将机械瞄准镜翻倒,以免影响科学瞄准镜的瞄准。 使用机械瞄准镜时,需要拆下光学瞄准镜,并将瞄准镜星座和瞄准镜底座直立。 光学瞄准镜的放大倍数连续可调3至9倍。 它安装在十字线内,易于调节。 瞄准镜与枪采用燕尾槽结合,并通过旗形手柄紧密固定。 装拆快捷,重复精度高,不影响安装精度。 准确性。 机械瞄准镜采用靶孔式,但与其他靶孔式瞄准镜(照门多为圆孔)不同,88式狙击步枪的照门上的照门孔是一个小方孔,由从照门体垂直观察。 该凹槽与刻度板的横向凹槽重叠。 测试表明,方形后视孔比圆孔有很多优点。 之一,由于照门体有纵向凹槽,改变照门射击距离不会造成小方孔左右两侧的瞄准误差; 其次,从理论上讲,方孔比圆孔更容易确定中心点,因此可以更好地保证瞄准和射击的准确性。 机械瞄准器直立时定位可靠。 经过反复长期的倾翻和竖立试验,磨损很小,对弹丸散布的影响很小。 两组瞄准镜都有相似的理想颊高:机械瞄准镜为 50 毫米,光学瞄准镜为 51 毫米。 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生产先进氚光管的技术,所以88式狙击枪的简易夜视瞄准镜采用了荧光点。
在安排88式狙击步枪人机操作的尺寸和位置时,根据成人人体尺寸和体型标准确定相关参数。 优先确定瞄准装置的位置。 瞄准镜眼罩到枪托的合适距离为190~200mm,确定为195mm; 照门到枪托的距离为245mm; 由于是无托结构,这个距离比较短,所以建议使用目标孔,并试配目标孔的尺寸。 小方孔有1.1mm×1.1mm、1mm×1mm、0.8mm×0.8mm三种。 经军用试验确定,更佳尺寸为0.8mm×0.8mm; 根据人机环设计要求,颊片高度在50~75mm范围内。 为了防止使用瞄准镜时瞄准镜过高,整枪的质心都靠近枪膛轴线。 最终确定为51mm; 8码瞄准镜的颊高为50至53毫米。
88式狙击步枪配备三重安全机制。 防烫安全性由安全扭转控制。 当保险处于“安全位置”时,武器无法射击; 如果保险未锁紧,即枪机完全锁紧之前,撞针无法从枪机底面伸出,无法实现击发,这是有效的。 避免了85式狙击步枪可能出现的“过早开火”事故; 如果枪机框未完全缩回且保险到位,即枪机框未完全缩回且保险部未压下,则击锤无法释放,武器也无法发射。
从扳机到肩部的距离。 这个距离对于射手省力来说极其重要。 由于是无托结构,握把和扳机必须放在弹匣前面,距离过长,操作起来费力。 为了缩短这个距离,并使握把和扳机尽可能靠近弹匣,采用直式弹匣,以减少弹匣的整体宽度; 安装方式改为直入式,减少装配距离。 这样,根据国人一般臂长,握把到扳机到肩膀的距离优化为365mm; 握把形状选择合理,周长104mm,与枪膛轴线呈65°角,让射手握持舒适、省力。 。
充电手柄和安全位置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装弹手柄设置在枪机框上。 由于是无托结构,如果充电手柄距离肩膀太近,操作时就会无法用力。 根据全枪的布局,枪机组件采用短导轨和长导轨。 枪机架向前方延伸有一根长管,作为导杆上的辅助导向。 拉机柄设置在枪机框前端长管的右前方。 充电手柄距肩部375mm,装载操作自然省力。 保险装置设置在机匣后底部,左右手均可操作。
轻型两脚架,可拆卸、可折叠、火线高度可调。 该两脚架由高强度铝合金制成,并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 具有重量轻、耐腐蚀、耐磨等优点。 但缺点是强度不够,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断裂。 事实上,据杂志公开报道,88式狙击步枪刚装备部队时,由于部队中没有专门的狙击训练教程,很多射手都以轻机的形式使用了狙击枪的两脚架。枪,往往依靠地面。 拍摄时,他们习惯将三脚架用力地往地上挖。 结果,很多双脚架都坏了(但事实上,这种双脚架的强度并不高),以至于专家不得不在杂志上写文章来解释双脚架。 如何使用架子。
两脚架安装在枪管上。 这一位置在网上讨论中受到质疑,因为枪管上的支撑点会干扰枪管的振动,导致分散精度较差。 因此,现代狙击步枪大多采用浮动枪管,枪管上一般不安装两脚架。 不过据说,由于88式狙击枪本身的设计精度不高,而且配备的是普通机 *** ,所以枪管是否漂浮影响不大。 那么,88式狙击步枪的精度如何呢? 据网上的消息称,在100米的距离上,10发子弹的总分散半径已经接近普通胸环目标10个圆环的直径。
88式狙击步枪使用带有固定击针的三重锁定枪机。 枪机的形状看起来很像SVD/85式狙击步枪的枪机。 事实上,整个QBU88狙击步枪系统基本上就是85式狙击步枪的缩小版。 不支持,改进版。 88式狙击步枪的击发机构由扳机、扳机杆、阻铁、单发阻铁、无位保险、击发机构支架和轴等组成,属单发击发机构。 当击锤处于准备状态时,扣动扳机,拉动拉杆带动扳机杆,推动阻铁旋转,释放击锤。 在击锤弹簧扭力的作用下,击锤向上旋转撞击击针实现击发。 射击后,枪机反冲并压倒击锤(射手仍握住扳机)。 锤子由单发阻铁和下位保险固定。 枪机回位后,下位保险被压下,下位保险与击锤脱离接合,此时扳机松开。 单发阻铁随阻铁旋转,击锤释放并由阻铁保持。 击锤处于准备射击状态,扣动扳机即可开始下一轮射击。 击发机构和枪机采用积木式设计。 发射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有利于多种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改进。 有利于枪械的整体设计,缩短武器的研制周期,有利于各子系统的设计改进。 同时也方便了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完善。 满足维护要求。 为了提高整枪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如浸入河水、风沙等)下的工作能力,在击发机构底部设计有漏(沙)孔。
发射机构示意图(准备发射)
击发后,扳机不松开,单发阻铁将击锤固定住。
安全按钮关闭,安全状态
安全关闭,防栓滑安全状态
锁舌未锁紧,处于安全状态
88式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并不是特别突出。 按照规格来看,88式狙击步枪的出厂标准应该略高于国产CQ突击步枪(不过,某部队代表在验收时表示,CQ普遍略高于88式)。 而且,从设计指标来看,88式的要求比85式狙击步枪略高。 这个指标是可以达到的,包括在工厂验收期间。 不过,在多年的实际使用经验中,不少单位发现85式狙击步枪的中距离精度更为可靠。 这可能是因为5.8毫米子弹的重量太轻,中距离射击时意外子弹偏转过大。 不如85式狙击步枪稳定。 在常规军队中,88式狙击步枪的装备组织与85式狙击步枪相同。 一个连也有三人,分别分配到一、四、七班。
瞄准镜标记:垂直方向有7个“∧”形箭头,箭头顶部为瞄准点。 100m、200m各有1个瞄准点,300~800m的射击距离每隔100m有一个单独的瞄准点。 瞄准十字线右侧的数据就是射击距离。
新型号的瞄准划分,300~800m逐渐右移。 这是考虑定理引起的弹头偏转的结果。
分析88型的10发散射图。根据验收标准,在求解了20次图方法后,R50≤2.9厘米,R100≤8.7厘米。
下面是作者拍摄的88款狙击步枪的详细图片。
5.2型97狙击步枪
97型狙击步枪是88型狙击步枪的外贸版本,其口径更改为北约5.56毫米。 为了适应5.56×45mm铜的子弹,除了枪管和自动机器的不同尺寸外,还必须进行其他改进。 例如,铜比钢柔软,因此需要降低弹出系统的功率。 另一个例子是,底漆更敏感,射击销重,射击头直径和突出需要调整等。.97型狙击步枪的外观和88型狙击步枪的外观完全相同且难以识别。 甚至杂志的外观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但是,由于5.56mm子弹的尺寸较小,因此97型杂志在口腔上有几根肋骨。 更改杂志可以使接收器完全通用,但是在将其装入枪支之后,该杂志将不会得到认可。
以下是著名枪杂志的97款狙击步枪的一些描述。
97型狙击步枪的分解
1- 2.从97型狙击步枪中删除光学瞄准器和杂志。 在确认腔室中没有剩余的弹药后,将拆卸杠杆推向枪口后端的左侧(在 *** 底部板的前面)朝枪的右侧;
3.稍微向后拉 *** ,并抬起 *** 的后端,从枪支上取下 *** ;
4.取出枪支库存后,将后坐力弹簧和后坐力弹簧导杆组件向前压缩,同时将其后端抬起以将其从枪中取出;
5.向后拉动手柄以解锁螺栓,将螺栓框架直接拉到后部,抬起后部,然后将其从枪中取出;
6.从枪的左侧到枪的右侧,将接收器正面前护手的固定销推出;
7.握住握把,打开并取下握把组件,通过向下指向握把组件的后端;
8.将拆卸的销钉从枪的左侧到枪的右侧,然后拔出拆卸销;
9.从枪管上取下上皮;
10.向后向后推杆前,安装在枪管上活塞枪管前的气体调节器前,同时将其向左转,然后将其转向左侧90度以上,然后从前面取出气体调节器活塞桶;
11.从枪管上取下上皮;
12.向后推杆前,安装在枪管上活塞枪管前的气体调节器前,同时向左转,将其转向左侧90度以上,然后从前面取出气体调节器活塞桶;
13.完成97型狙击步枪的通常拆卸,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枪托,上卫队,后坐力弹簧和后坐力弹簧导杆组件,螺栓框架,螺栓架,螺栓动作,活塞导杆弹簧,活塞指南杆,活塞,气体调节器,枪管和接收器组件,杂志,握把组件,双足动物。
待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无托步枪的发展简述——无托步枪在中国的发展(六)》发布于:2024-03-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