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这是中国人拍的
很多人一看标题就明白了。 我说的是自上映以来口碑爆棚的中国科幻巨著《流浪地球》。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仍然不满意,还想再看一遍。
很多人看完这部影片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当之一支预告片发布时,我叹了口气。
真正看完整部影片后,剩下的就是震惊得瘫倒在座位上。
这部电影注定会载入中国科幻电影史,不,可能是世界科幻电影史。
因为当中国人能够创作自己的科幻故事时,世界将会惊叹。
不信的话,请听我详细讲述。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刘慈欣最出名的作品是《三体》。
如果把刘慈欣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在剧本上是不会输的。
其实,《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剧透警告——
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正在迅速衰老,即将爆炸。 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逃离太阳系。
不过,这比逃离北上广要困难得多。
最近的宜居星系是比邻星,距离4.2光年(哦,三体人的故乡)
拯救人类的主题几乎已经被好莱坞演完了。
但欧美人的思维与中国人的思维有很大不同。
比如《星际穿越》中,欧美的想法是派出一支探险队去寻找拯救人类的方法,或者是去探索人类的新家园。
不过,《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小说,当然有中国古老的传统。
搬迁新家的中国人怎能舍得离开地球这个他们生活了三百万多年的“祖居地”呢?
走!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家人一起去吧! 连房子都一起搬走了!
于是,中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地球上安装数万台发动机。
把地球推开。
这是行星发动机。
人类已经建造了 10,000 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
建在金字塔旁边
建在大城市旁边
建在长城之巅
这将使地球远离太阳系。
但移动地球的步骤也非常复杂。 一般来说,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之一步,利用地球发动机停止地球自转,并将发动机喷嘴固定在与地球运动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启动地球发动机,加速地球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继续在外太空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中途重新旋转地球,反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并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们将这五个阶段分别称为“制动时代”、“逃亡时代”、“流浪时代一号”(加速)、“流浪时代二号”(减速)、“新太阳时代”。
——摘自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
当这万个行星发动机全部启动时,地球将呈现出如此壮观的景象。
但人类也为这个计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让地球刹车并推动地球前进,让板块发生变化,引发滔天海啸和地震; 地球人口减半,只剩下35亿人……上海、北京都被冰冻了。
由于地面温度已经低至-84度,幸存的35亿人被迫迁入地下城。
此刻,人类正在为生存而挣扎。
但危险来了!
电影《流浪地球》的剧情与原著小说有所不同。 可以说是原创剧情。
写的是地球尚未飞出太阳系、正飞近木星时的危险时刻。 它受到木星引力的吸引,逐渐接近木星,最后与木星相撞。
《流浪地球》中的场景简直令人叹为观止,首次向观众呈现了天体层面上行星因引力而相互吸引的壮观时刻。
特效满分!
预告片中的这一幕是地球接近木星、即将撞击时最危险的时刻。
当人类之一次看到木星距离地球如此之近时,木星的大红斑就像死亡之眼一样盯着人类。
就在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造成地球和人类同时毁灭的时候歌词里面有拯救地球,我们伟大的英雄——冷锋,
嗯,这不,吴京出现了!
但事实上,吴京在这部电影中并不完全是主角。 而《流浪地球》绝对不是太空科幻版的《战狼2》。
没有强调“犯中国者,无论多远都会受到惩罚”,也没有强调“中国人民拯救世界”的情节。
虽然最终的任务是中国人提出并实施的,但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集体努力的结果。
中国科幻一直有着与欧美科幻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个人欺骗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看腻了“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会切断炸弹电线”的各种陈词滥调情节。而我们也厌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什么都不要”,就是男主拯救女主,让全人类陷入危险的低俗剧情。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看完之后人们会发现,整部剧中并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都会彻底失败,更何况拯救地球只靠谁都能做到他对爱情的热情和热情。
在《流浪地球》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理念,一个全人类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一直期待的一幕。 世界各地区各族人民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在一起。
《流浪地球》虽然是中国科幻小说,但丝毫没有凸显中国的地位。 可以说,作者甚至可以弱化中国人的身份,却写出了整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这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小说有很大不同。
“世界大同”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共识,也是他们最期待的奋斗方向。 中国人理解的未来世界不应该充满分歧和斗争,而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或许也是中国科幻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
一个人的境界取决于他思想结构的高低
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当特大灾难来临时,中国人在想什么?
从大禹治水,到1998年抗洪救灾,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应对和战胜灾害。
《流浪地球》中也这么做了。
光是造一万个山一样大的行星发动机,就可以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维有多么硬核。
如果你不接受,那就接受吧。 如果一台发动机无法工作,就建造 10,000 台。
这是行星发动机的原图。
这种感觉有些符合当今“基建狂潮”的民族属性。
为了解决南北交通不便的问题,开凿了数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和灌溉问题,都江堰被修建并使用了2000多年。
为了抵御外敌,修建了长城。 如果一英里不够,那就建立一万英里......
因此,如果建造了 10,000 台行星发动机,请不要感到惊讶。 常规操作,常规操作,坐下,都坐下。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牌桌上打麻将,而别人则打了很多局。
一个历经五千年仍过着如此硬核生活的民族,怎么可能允许自己和地球一起灭亡呢?
斗争!
《流浪地球》表面上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实际上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当银幕上出现冰冻的上海和北京时,镜头转向忙碌的人流和认真工作的人们。
“国破山河尽”是一种悲哀,
而当宇航员在死亡面前牺牲自己来拯救人类时,那是一种“匈奴未灭,何必在家”的精神?
地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不再流浪?
2500年!
在《流浪地球》的剧情中,地球从太阳系出发,到达最近恒星的新家,需要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
好莱坞科幻电影很少有如此长的时间设定,以至于《星球大战》这样的经典电影也利用跳跃技术来克服或避免数十光年的距离和数千年的旅行时间。
2500年是一段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
只有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才能想象和设计2500年的规划。
我们不依靠任何神明的指引,我们不依靠第四维度的外星人救援,我们不依靠任何“电脑病毒”来麻痹外星人,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汗水、鲜血,以及人类的生命……
天上有十个太阳。 是不是太热了? 只要击落九架即可;
你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吗? 只是祖孙挖山;
天上有洞吗? 只造石补天;
它还描绘了人类对大洪水的记忆。 西方的版本是诺亚方舟在上帝的帮助下得以幸存。
但中国版是大禹治水,不服则服!
对于灾难的根源,中国人民更加充满想象力——天漏了……
这比神降大雨引发洪水来得硬核、直接得多……
中国人什么时候接受命运的?
所以,中国硬核科幻只问这个问题:我们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吗?
视频最后,有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
无论人类历史走向何方,我们都决定选择希望!
永不服输,永远相信希望。 即使经历了2500年的旅程,我也无怨无悔。
这气氛,这想象力,这格局,我佩服!
(原文略有删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国人》发布于:2024-03-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