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雪运动,展现中国40多年的发展历程

2020年9月,梁振华接到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官方文化活动服务赞助商文投控股的邀请,创作一部以冬奥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此前,他以大时代为背景,创作了《理想照耀中国》、《澳门人》等反映时代变迁与普通人命运联系的优秀作品。 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中国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铿锵步伐,见证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缩影。 因此,梁振华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创作要求:不要让“竞技”成为冬奥主题剧的刻板印象,不仅仅局限于竞技、夺金、为国争光,而是要提升冰和雪上运动从体育运动衍生的全民健身文化而言,强调运动对人的生命力的延伸,显示时代的深度和厚度。

陈若轩和彭小冉饰演花样滑冰搭档颜振华和李冰河。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在梁振华看来,冰雪运动与自然的关系远比其他运动更为密切九软件,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借助非常具体的物理和自然条件才能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冬奥会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于是,梁振华将《冰雪之名》的故事带回了东北黑土地。 在这个最接近冰雪的自然环境中,诞生了杨洋、王猛、武大靖、苏一鸣、任紫薇等一大批冰雪名将。

二是冬奥与中国命运的共鸣。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二十、三十年前那个急需通过金牌来证明国力和中华民族体质的时代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想展现的更多是中华民族包容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大国风范”。 因此,《冰雪之名》分为《冰雪奇缘》和《冬奥之梦》两章,涵盖三代人的故事。 之一部分侧重于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 主人公是一对想通过短道速滑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于是毅然告别雪乡,前往哈尔滨。 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两人成为了冰上双人滑选手。 他们在冰面上自由自在地盘旋、拥抱、飞翔,完成了一曲既成功又感伤的青春华尔兹。 对于他们来说,冰天雪地不仅是艰苦奋斗的存在,更是故乡的象征。

严振华和李冰河刻苦训练。

时光荏苒,下一个篇章来到了2018年,下一代从东北大城市出发,前往冬奥会主办城市北京,努力圆上一代人没有的冬奥梦意识到。 梁振华表示,目前从事冰雪运动的年轻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热爱,一种个性的释放。 三代人对待竞技、对待冰雪的态度,都符合时代的发展; 在冰雪运动的带动下,三代人走出家乡,走进城市,拥抱现代,让冰雪成为中国发展的载体之一。 .

欧豪饰演年轻的速滑运动员颜洋。

“冰雪运动的发展轨迹似乎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我们一步步告别孤立,走上文明之路冰雪传奇,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城市。因此,” 《冰雪之名》其实以冬奥会为“精神背景”,以竞技为剧情线索,但更多的是让观众看到社会、时代、国家的变迁。 梁振华说道。

选择描绘短道速滑、双人花样滑冰

纵观冬奥会的影视作品,冰上运动是绝对的主角。 其中,在中国发展了30多年的短道速滑项目深受观众喜爱。 据悉,中国队在历届冬奥会上获得的13枚冬奥金牌中,有10枚来自短道速滑。 截至2月9日,在正在进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也收获了短道速滑项目的两金一银。

《冰雪之名》还刻画了短道速滑,以及中国队的另一项霸业冰上双人滑。 梁振华认为,这两个项目更加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竞争关系和判断标准更加明显,降低了塑造人物关系的难度。 “相比之下,雪上运动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对陌生,在故事中,围绕雪上表演进行戏剧性叙事的空间相对较小。” 但《冰雪之名》在跳台滑雪的表现上也有所突破。 虽然该项目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也获得了2022年多届冬奥会参赛资格,拥有众多年轻血液,是未来有潜力的项目之一。 “我们玩的‘冰’和‘雪’,不仅仅是运动,更是天生精灵的化身,缺一不可。”

选好项目后,梁振华和主创团队奔赴北京、长春、吉林、哈尔滨、黑河等与冰雪有关的城市。 冠军,以及国家队教练员、现役运动员等,将他们的真实故事变成戏剧元素。 比如“冬奥之梦”篇章的主人公颜洋,从地方俱乐部选拔参加全国短道速滑奥运集训,从一名女选手的训练搭档,努力成为一名全能选手。时间成员。 据悉,中国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2010年入选国家队,从女队训练搭档起家,后成为正式队员,向奥运冠军问鼎。 “男运动员本身作为女团训练搭档就非常有戏剧性,而且也是真情实感,很符合我们戏剧的需要。”

但《冰雪之名》不仅仅局限于塑造运动员。 在剧中,观众还可以看到冬奥会筹备、场馆建设、首钢搬迁等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故事,以及奥组委成员、冬奥志愿者等。 为北京冬奥会努力的幕后英雄有很多。 比如剧中,颜洋的叔叔颜森林积极投身于冬奥会场馆的改造工程; 曾是速滑运动员的唐健,退役后投身冰雪运动事业,创办了一家滑冰厂。 “冬奥会的主角不仅仅是运动员,而是一个生态。这些人物刻画会丰富整个故事,这在同类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

梁洁饰演女子短道速滑选手金颖。

平衡竞技与生活,连接冰雪与命运

在看望冬奥健儿期间,梁振华感受最深的就是“真”。 这些为祖国奋斗过、获得过无数荣誉和金牌的运动员,从不认为自己的经历是传奇。 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生活。 在他们看来,运动员的生活很无聊。 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苦练,一次次突破自我,通过机械的重复,产生超越自我最直接的力量。

“他们锐意进取、永不放弃的奥林匹克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但如果写竞技题材,谈比赛和输赢,难免会变得很单薄。” 在梁振华看来,精彩的体育转眼就在真实的赛场上,观众已经感受到了太多,远比剧中的震撼。 所以,真正吸引人的还是上场前的故事。 比如,叶乔波是如何实现中国冬奥奖牌“零”的突破的? 申雪和赵宏博是如何成为组合并夺冠的?

这也是为什么《冰雪之名》塑造了因花样滑冰相识相恋的“双人滑组合”严振华和李冰河。 转战短道速滑继续奋斗。 “比赛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塑造一个运动员,只有运动,却切断一切生命和情感,忽视他们对幸福的追求,不符合当今世界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

但梁振华表示,不会把《冰雪之名》拍成打着运动和冬奥幌子只谈情说爱的偶像剧。 “冬奥会的主题是悬不住的,这些运动员都是年轻人。在青春的年代,自然有爱的表达,尤其是围绕双人滑这样的项目,写爱在所难免;但也聚焦亲情、友情、师生、家乡、爱国,《冰雪之名》将尽更大努力多角度还原冰雪运动生态,而不仅仅是打包冰雪大衣。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赫

资深编辑佟娜校对陈地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从冰雪运动,展现中国四十余年发展2020年》发布于:2023-03-23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