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于5月31日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中,殡葬、残疾人康复等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一些冷门职业首次亮相。
假肢安装工和墓地管理员
不受欢迎的职业是什么样的?
假肢装配工是专门为肢体缺失的人提供服务的职业。他们使用专业设备为肢体缺失的人制作和配置外部人工假肢。比赛现场,选手们正忙着制作“假肢接受腔”,主要用于腿部截肢者。参赛者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在6小时内完成测量、整形、制作、对位组装等多个工序。由于假肢组装的“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每道工序的生产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假肢装配工比赛副裁判长周大伟表示,其对位角度与患者残肢一致,也符合标准生物力学对位规则。对于熟悉的技术人员来说,偏差大约在5毫米左右。
公墓管理员是指从事公共墓地、公墓的维护、管理,修建坟墓,以及提供骨灰存放、安葬、追悼等殡葬服务的人员。比赛期间,选手须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提供殡葬追悼服务,实施撒骨灰、海葬、花葬、树葬、草坪葬等多元化、生态化处理方式。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张玉清表示,当家人难过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在身边轻轻安慰。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专家工作组成员刘岩认为,墓地管理员的工作既要符合我们的传统,又要符合现代殡葬的一些要求。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最新的殡葬技术领域。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全息图像和二维码在线纪念设置正在逐渐融入到我们墓地管理员的实际工作中。
19种新职业、29种新工种都在这里
除了上述冷门职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24日发布公告
计划增加网络主播和生成人工智能系统用户
用户增长运营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仪
云网络智能运维工程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工程师
智能制造系统运维人员、工业互联网运维人员
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
还添加移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师
等待 29 个新职位类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职业的决心
能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
相关从业人员还可享受国家相关政策优惠
同时,促进就业发展等。
经有关机构、单位提出建议并专家评审论证后
征求中央 *** 有关部门和国家机关等书面意见的程序
初步确定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
将于2024年6月7日之前向公众披露
相关报告显示,与AI产业直接相关的技术研发人员和人才需求逐年增加。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领域知识巧妙结合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市场宠儿。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4500家。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也为就业提供了新选择。
目前,因AI而兴起的热门新职业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趋势变化,迎接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人工智能培训师培训项目启动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培训师培训项目在宁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启动。本次培训面向社会公开,之一批已有40余名学员报名,其中包括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和有意向相关行业转型的企业员工。
人工智能培训师是指在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过程中,使用智能培训软件并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等辅助任务的人员。 2020年2月,人工智能培训师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该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人工智能培训师的就业面很广,进入门槛不是很高。”宁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金耀表示,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进行学习。 “人工智能训练器分为5个级别。4到5级是数据注释器。他们收集并处理图片、语音、文本、视频等原始数据,并将其注释成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的结构化语言,培训AI更‘智能’1级到3级是高级工作者,负责智能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掌握业务分析、智能系统设计、算法参数调优等知识。”
在AI的辅助下更好地完成创意工作
生成人工智能(AIGC)的发展导致了AI画家、AI设计师等职业的出现。
在四川成都从事设计工作8年的刘女士从去年开始接触人工智能。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这项技术就彻底改变了她的工作状况。
“一开始,我只是想‘尝试’新技术,研究一些大型语言和图像模型。随着我逐渐熟练使用这些工具,我发现它们越来越密不可分。”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的设计工作全程都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她还制作了50多个AI图片模型,上传到AI设计平台,供同事一起使用。 “目前,我的图片模型已经被使用了几十万次,可以说我的工作已经和AI技术深度绑定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AI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完成更多不可思议的设计工作。”未来 ”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很多行业的人才需求。一批新职业因为人工智能而诞生,一大批传统职业因为人工智能而改变。”阿里巴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媛告诉记者,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生的就业机会主要分为三大方向。 “之一类是前沿技术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AI领域,推动技术的更新迭代。第二类是站在大企业之间的相关从业者。模型和普通用户,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师三职业,他们的工作内容可以看作是在人类的需求和大型模型的能力之间进行转换,通过不断的调试让AI变得更智能、更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就是受益于AI技术的“超级个体”。一些艺术创作者和知识工作者可以借助AI技术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创作工作。
它能挤掉人类的工作吗?
人工智能技术会挤占人类工作岗位吗?这是自这项技术诞生以来,一直萦绕在很多人脑海中的疑问。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柱认为,与以往的科技革命一样,人工智能将取代一些工作岗位,但它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负责人工智能开发、维护和道德监督的工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就业未来报告》预计,未来五年全球企业预计将创造约6900万个新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增长最快的工作类型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有关。据预测,到2027年,数据分析师、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等从业者的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给就业结构带来一定的变化,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工作。”袁媛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只是降低了很多工作的准入门槛,但并不能取代人们对任务的完全掌控。 “比如,如果你不会摄影、视频剪辑等技术,你可以用AI工具来制作一个短片,但最终还是要由人来决定拍摄什么场景、表达什么想法以及展现什么样的美学。”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数字职业”还是“绿色职业”,新型职业的发展壮大,都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向上跨越。
“新职业往往代表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要求从业者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也将推动产业创新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钢认为,新职业建设有利于拓展就业市场空间,具有“拉动作用” ”以及对就业市场的“规范效应”。 “新职业建设将‘激励’劳动者提高专业能力以获得新职业,并鼓励产业组织者继续‘标准化’工作内容,更有利于劳动者长远职业生涯建设,”他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19个新职业来了!该行业人才需求激增》发布于:2024-10-3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