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博士,最近两个月,成龙的鬼畜一下子火遍了网络。 小教室里的龙叔刚在小教室里说完“游戏里的你,再厉害也是假的”,下一秒就是传奇的广告“一人攻沙,一人攻沙,辱骂全体观众”。
那么问题来了,像成龙这样的顶级巨星,20多年都没有听说过国产游戏代言,为什么最后会选择扛龙剑拍传奇广告?
你可能会说,不是因为“付出太多”。 的确,这是直接原因。 据传,成龙的广告费至少有3000万。 但在这背后,其实有一股无法回避的时代浪潮,而龙叔恰好是一个见证者。 老X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成龙与游戏的邂逅,以及最终走向传奇的故事。
成龙早就被日本人拍成游戏了
成龙的广告和游戏挂钩,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1994年的小霸王了。但其实早在80年代,成龙就和游戏结下了缘分,只不过故事发生在日本。
可能有些观众知道,成龙不仅在中国很红,在日本也是国民偶像。 1979年,成龙的《醉拳》在日本上映,狂揽19亿日元传奇游戏,成为当年华语电影的票房冠军。 在接下来的20年里,成龙基本上没有卸下这个位置。
成龙靠着元气满满的功夫小子形象,在日本收获了一大批女粉丝,于是他顺势唱起歌来,穿上小西装,开起了演唱会。 载歌载舞,就差rap了。
龙叔在日本如此火爆,游戏厂商自然不会放过,纷纷上门寻求合作。
80年代,日本有很多以成龙名字命名的游戏。 连任天堂都来了,出了《成龙踢馆》。 山内浩、宫本茂、中乡俊彦。 小时候也玩过这个游戏,不过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主角是成龙,不过玩起来感觉还行。
随后,西山隆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街头霸王》的创意基础是《成龙踢馆》。 夸张点说,如果没有成龙,动作游戏直接就失去了一大经典。 可惜的是,虽然在日本已经被编入游戏,但是在中国,成龙就已经过关了。
我刚才说的都是1980年代,那时候中国还没有游戏厂商。 到了1995年《仙剑奇侠传1》出来的时候,成龙已经进军好莱坞,成为了国际巨星,然后就有了我们最熟悉的《成龙历险记》。
成龙现在的广告费是天价。 1996年,一张VCD广告收入450万元,相当于北京的十几套公寓。 游戏厂商根本不可能出得起这笔钱,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避免了倒闭的命运。
你可能要说了,不是还有欺负人吗? 确实,但是之一,小霸王号称是学习机,但是99%的人都用它来玩游戏; 其次,你可能不信,小霸王居然白找成龙打广告,而且一分钱都没花。 . 查了25年前小霸王策划总监李光斗写的回放文。 当时龙哥热心慈善,于是小霸王想了个坑爹的主意引诱成龙。
我们恰好是一个学习机器,而你想做慈善,那我们不如拍个广告,为慈善募捐。 结果成龙很快就答应了,对当时的文案也很满意。
顺便说一句,这种旧材料有很多有趣的真实细节。 比如20多年前人们关心的其实和现在差不多,就是成龙拍广告要多少钱; 再比如龙叔的敬业,“我没有什么明星架子,我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
网游时代,厂商有钱请明星,龙叔已经老了。 考虑到游戏类型和性价比,成龙未必是更好的选择。 跟大家说个常识,成龙是50后,现在已经是快70的爷爷了。
就在人们认为成龙永远不会和游戏扯上关系的时候,没想到他却拿起了屠龙刀,拍了一部传奇广告。 为什么成龙要自毁形象? 其实这还得从游戏行业广告的变化说起。
成龙为什么要拍传奇?
网游时代,厂商经常找明星代言,奇葩的事情也不比现在少,比如张杰谢娜,还有吴白拍的这个洗脑MV。 不过,以往找明星主要是为了品牌宣传,靠明星来提升游戏的知名度。 最后也说不清是明星效应还是游戏本身好玩,上线的时候宣传一下而已。
但后来随着网页弹窗和短视频的兴起,明星素材成为了玩家可以直接玩或下载游戏的有效广告。 像当年最早的页游广告,油腻学姐去哪了,古天乐2016年就绿了。 大家好,我是炸渣灰,弹窗一键玩。
顺便说一句,我查了资料,发现这些年香港明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 据说,瓜王孙红雷的代言费是“张家辉”、“古天乐”的好几倍。 你可能会想,钱不多还做,这些明星不就没面子了吗? 其实一方面靠广告赚钱很容易,另一方面明星对于面子的定义和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这些港星,早年出演电影的规模比现在要大得多。 比如我们的成龙大哥也演过春丽,在那儿演过戏。 更何况还有滴蜡、舌吻人妖、玩high等脏王外号的张家辉。
所以,让皮糙肉厚的张家辉攻破PTSD防线的,并不是那则传奇广告本身,而是广告当时的实力和穿透力,让它成为了国民话题。 连10岁的孩子都认识渣渣辉,其他人看到他都会莫名其妙地笑。 你能不绝望吗?
而如果说到页游时代,就只能靠明星素材来吸引玩家了。 手游时代短视频兴起后,这种广告模式彻底爆发。
用短视频做广告,用行业的话说就是买量。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广告来传奇玩家下载游戏”。 本质上,购买模式的兴起是为了让厂商控制寻找玩家的成本。
制造商可以看到吸引玩家下载游戏需要花费多少视频广告。 如果成本低于预期,他们可以添加更多,如果成本太高,他们就会停止。 松散的比喻有点像炒股的大佬,便宜的时候买,高的时候卖。 这种能严格控制成本的模式,遇到传奇,就跟王八蛋看绿豆谈恋爱一样。
传奇作为风靡中国20年的游戏类型,其商业模式和玩家消费习惯已经非常熟悉。 我看了2019年盛大重组时披露的财报数据,70%的传奇玩家都是30岁以上的中年人,平均每人每月在游戏上花费550元。
玩家付费能力强,意味着传奇厂商之间的比较,不是谁把游戏做得更好,而是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抢到用户。 所以疯狂的去打广告。
比如成龙代言的三七互娱,2019年营收超过100亿,但光是广告费就花了将近80亿。 80亿是什么概念,别说成龙的代言费是3000万,就算是1亿,九年也是十毛钱。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成龙之外,所有的明星,吴京、王宝强、刘亦菲、古力娜扎,都逃不过魔爪。 组建传奇全明星绰绰有余,他们能付出的太多了。
那么,这种买量模型会不会越来越夸张,还会继续下去吗? 不必要。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如果请来成龙作为代言人,基本上就完蛋了。 那么,到达巅峰之后会发生什么,当然是由盛转衰。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传奇厂商用天价的广告费,一次又一次地给中国传奇用户洗脑。 只要还有利润,他们就敢出价。 而当越来越多的玩家被洗脑,看腻了,套路也会越来越没有效果,也不会轻易上钩。
这种由盛转衰的转变,其实早有栗子。 比如当年造就渣渣灰的贪心游戏,去年底就被曝出大规模裁员、削减福利的消息。 有的厂家看到原来的套路玩不好,就开始改弦更张,找冯导拍了一个大片的传奇广告,但是画风有点不对称。
当然,从整体上看,买量不会消退。 这东西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劣质游戏用广告来骗人。 纯流量的生意是必死无疑的。
看着这一季的传奇代言人,我也有点感慨,也许再也不会有像成龙这样的明星,成为我们共同铭记的明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龙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网络还没有普及,信息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的信息来源差不多,看的电影也一样,追的明星也一样。
但是现在,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多样化,看动漫、看综艺的,可能就没什么关系了。 这样想来,成龙的劝说,能够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回忆,让我们开怀大笑,还是值得珍惜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成龙早就被日本人做进了游戏里成龙和游戏挂钩的》发布于:2023-01-0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