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二)》和《温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1—2015年)》,准确掌握温州市公民科学素质最新情况,为市委、市 ***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市科协于2015年8月至10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温州市18岁至69岁的公民(不含现役军人和智力残疾人)。

问卷在《2015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由中国科普研究所设计制定)基础上略作修改,浙江大学统计研究所负责前期抽样方案设计及后续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内容涵盖温州公民科学素养、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公民对科技的态度、公民对具体科技问题的态度四个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3份。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温州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8.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21%,比2013年的6.96%高出1.70个百分点。电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温州市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

本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部分主要调查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核能利用”“转基因生物”三个科学议题的关注度、支持度和日常行为。调查显示,温州公民对这三个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较高,温州公民具有良好的环境行为,对“低碳技术应用”的支持度较高。在职业评价中,教师和法官在温州公民心目中的威望更高。

本次调查的结果详述如下。

1.温州市民科学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次调查借鉴以往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测量指标,从1、了解必备的科学知识;2、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3、崇尚科学精神三个方面对温州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量化测量。受访者只有三方面同时达到标准,才被认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经综合测算,2015年温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8.66%,高于浙江省8.21%的平均水平,比2013年的6.96%高出1.70个百分点。其中,了解必备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40.06%,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14.71%,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8.05%。详见图1。

图1: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占比

在《科学素养纲要》实施重点人群分类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已达到较高水平,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6.99%;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民,城镇劳动者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8.29%,农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66%。详见图2。

图2:重点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占比

2.温州市不同群体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存在差异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温州市居民科学素养水平存在城乡、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差异。

1.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本次调查中,城镇居民1975人,农村居民946人(占比67.61%),农村居民32.38%。城镇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9.06%和7.72%。与2013年相比,温州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提高,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略有提高。详见图3。

图3:城乡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

2.男性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公民

本次调查中,男性公民有1461人(占49.98%),女性公民有1462人(占50.01%)。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高于女性公民,分别为10.40%和6.91%。与2013年相比,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有明显提高,而男性公民的比例略有提高。详见图4。

图4: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性别比例

3.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高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公民

本次调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有1527人(52.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有680人(23.2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有715人(24.4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明显高于高中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公民,后者的比例分别为22.10%、8.97%和2.23%。与2013年相比,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公民所占比例明显上升,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公民所占比例略有下降。详见图5。

图5:不同受教育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

4.各年龄段公民科学素养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本次调查中,18-39岁、40-54岁和55-6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分别为1320人(占45.16%)、1049人(占35.89%)和554人(占18.95%)。不同年龄段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8-39岁年龄段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相对较高,占比为14.77%,40-54岁和55-6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77%和1.44%。其中,55—6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较2013年略有下降,其余两个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均高于2013年。详见图6。

图6:不同年龄段公民科学素养具备比例

三、互联网成为温州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中,电视、互联网及手机互联网、报纸居前三位,三者被优先选择的比例分别为44.03%、37.69%、13.18%,其他选项的比例都很小,详见图7。

图7 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占比

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每一个选项,若为“首选”则赋值为100分,“第二选择”则赋值为60分,“第三选择”则赋值为30分,不选择则赋值为0分。各选项的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79.77分)、电视(77.22分)、报纸(59.00分)。这表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和报纸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中仍然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详见图8。

图8 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平均得分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获取科技发展信息的网络渠道中,温州市民经常使用且信任的三大渠道分别是:百度、等搜索引擎(52.07%)、微信(45.25%)和腾讯、新浪、新华等门户网站(40.00%)。经常使用但不信任的三大渠道分别是:微信(37.78%)、微博(31.09%)和腾讯、新浪、新华等门户网站(23.96%)。详见图9。

图9 公民对互联网传播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

4. 温州市民对科技发展信息和 *** 的兴趣很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科技发展信息中,温州市民最感兴趣的是环境污染与治理(77.41%),其次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62.75%)。温州市民最不感兴趣的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55.14%),其次是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50.62%)。详见图10。

图10:公民对各类科技发展信息感兴趣的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 *** 话题中,公民最感兴趣的前三大话题依次为生活与健康(89.21%)、学校与教育(83.07%)、体育与娱乐(80.03%),详见图11。

图11:公民对各类 *** 话题感兴趣的百分比

5.温州市科技场地利用率一般三职业,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温州市民参观过的科普场所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70.77%)、公共图书馆或阅览室(51.19%)、科技馆及其他科技场所(41.58%)。未参观过的科普场所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86.48%)、科技示范场或科技活动站(82.45%)、工农业生产园区(79.70%)。详见图12。

图12:公民访问科普网站比例

对公民近一年来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的调查显示,参加过科普展览和科普讲座的温州公民分别占18.29%和17.76%。公民参加其他科普活动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13.82%)、科技培训(11.29%)、科技咨询(9.35%)。详见图13。

图13:公民参与科普活动比例

对公民参与科技公共事务的频率进行了分值划分:“经常参与”的分值为100分,“有时参与”的分值为60分,“很少参与”的分值为30分,“从不参与”的分值为0分。调查显示,温州公民参与科技公共事务的频率较低。相对而言,温州公民在“阅读报刊、网络等科技文章”上的得分更高,为36.40分,其次是“与亲朋好友、同事谈论科技话题”,为29.12分;“参加与科技有关的公共问题的讨论或听证会”和“参加原子能、生物技术或环境方面的建议和宣传活动”的公民很少,得分仅为12.62分和11.03分。详情请参见图 14。

图14 公民对科学话题讨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得分

6. 温州民众对科技的认知相对客观

调查显示,92.04%的公民同意“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便捷、舒适”,90.29%的公民同意“现代科技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88.57%的公民同意“科技进步有利于治疗艾滋病、癌症等疾病”,89.72%的公民同意“科学家应该参与科普,让公众了解科研进展”,85.86%的公民同意“基础科学研究虽然不能立即产生效益,但也是必要的, *** 应该给予支持”。50.64%的公民不同意“由于科技进步,地球的自然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44.52%的公民不同意“即使没有科技,人们也可以过得很好”。详见图15-1、图15-2、图15-3。

图15-1 公民对各类科技态度比例(一)

图15-2 公民对各类科技态度比例(二)

图15-3 公民对各类科技态度比例(三)

七、温州市民对科学问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1. 温州民众科学问题意识较高

调查显示,公民听说过“全球气候变化”、“核能利用”、“转基因生物”三个话题的比例分别为73.62%、46.53%和66.22%,详情见图16。

图16:公民科学问题意识

公民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和报纸,其中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成为公民获取科学信息的重要渠道。参见图17。

图17:公民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

2. 温州人更加关注科学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化”各话题中,市民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是否会产生雾霾天气”,占比为66.99%;在“核能利用”各话题中,“微量核辐射暴露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受到温州市民的高度关注(64.88%);在“转基因生物”各话题中,温州市民最关注的问题是“食用转基因水果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75.53%)。详见图18-1、18-2、18-3。

图18-1 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

图18-2 公民对“核能利用”问题的关注度

图18-3:公民对“转基因”问题的关注程度

3.温州市民对“低碳技术应用”支持率较高

调查显示,对于低碳技术的应用支持率很高,占比达到94.54%。对于核能技术的应用,77.82%的温州市民支持,而对于转基因技术,仅有36.22%的温州市民支持,37.75%的市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另有26.03%的市民反对。详见图19。

图19:公民对低碳、核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支持度

4、温州民众环保行为良好,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程度并不强烈。

对于日常生活中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环保行为,给每个选项赋值:“总是”赋值为100分;“经常”赋值为80分;“有时”赋值为60分;“很少”赋值为30分;“从不”赋值为0分。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环保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平均得分更高(79.42分),其次是“减少身边资源的消耗”(72.49分)和“减少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包装盒)的消耗”(70.29分)。选择“即使花费更多,我也愿意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市民较少,平均得分为57.11分。详情见图20。

图20:公民环境保护行为

温州市民对选择转基因食品和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关注程度,选择“总是”得100分,“经常”得80分,“有时”得60分,“很少”得30分,“从不”得0分。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关注食品成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关注转基因技术应用报道”、“拒绝食用任何转基因食品”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59.19分、56.42分、55.46分,“只要价格合适,就选择转基因食品”的得分为31.64分。这表明,温州市民对选择转基因食品没有强烈的支持和反对态度。详见图21。

图21:公民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8. 温州市民对教师和法官的评价更高

温州市民对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若是“首选”则为100分,“第二选择”为60分,“第三选择”为30分。调查显示,在温州市民心目中,最受尊敬的职业是教师(75.4分),其次是法官(70.2分)和科学家(67.4分)。温州市民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法官(75.31分)、企业家(69.16分)和 *** 官员(67.31分)。详见图22。

图22:公民对职业声望的评价及其对后代从事职业的期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三职业 2015年温州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报告》发布于:2024-08-24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