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期:有效
内容概要:印发《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长教人〔2023〕13号
各有关市(区)教育局、直属单位、常州开放大学、各职业学校、 *** 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常优优教师”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我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我市制定了《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现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常州市教育局
2023 年 5 月 9 日
(本文件已公开发布)
附录
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十四五”深化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施的意见》、《常州市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意见(2023-2025年)》等文件,结合常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坚持以 ***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结合常州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职业学校发展实际,以服务常州“532”发展战略为方向,以服务常州“国际化智造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为基本着力点,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核心,以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培训体系,持续实施全覆盖、高质量、全路径的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技术精湛、专 *** 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常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工作目标
借助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加强师资培训统筹规划和资源建设,完善培训体系,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机制,打造适应常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到2025年,全市职业学校教师全部接受五年制以上培训,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拥有30个省级以上名师团队。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成立全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常州教师发展学院,统筹协调全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解决培训工作碎片化、培训资源分散、培训项目低水平重复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和省培训要求,制定五年全员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系统构建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培训管理体制。常州市教育局人事师资处负责组织国家级和省级培训项目,常州教师发展学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常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常州市教育局高教与职业教育处等具体负责市级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制定完善培训项目体系。按照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要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建立区域特色突出、功能内容错位、实施有序的国家、省、市、校级四级培训项目体系,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培训内容系统化。高质量实施国家、省级培训项目,做好国家、省级培训项目参训人员组织工作;特色化建设区域特色市级培训项目,按照“错位”“补充”“强化”原则,精准制定立足教育教学实践、追求实效、突出特色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各校开展符合本校实际的校级培训项目,个性化制定校本培训项目,加强校本培训过程监管。
(三)科学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职业教师培训专家库。根据职业教师培训项目实际需求,聘请应用型本科院校、高水平职业院校、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习基地、高水平职业教育科研院所等专家,构建覆盖不同培训项目、理论与实践兼顾的高水平职业教师培训专家库。建设职业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中心。整合常州市相关行政部门、科研院所、院校等资源,建立职业教师培训监控中心,对职业教师培训过程进行监控,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建立职业教师培训研究中心。联合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工业大学、各职业学校及相关单位,立足常州市职业师资培训实际,在培训管理、项目体系、资源配置、效果评估、培训研究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和实证研究,切实提高师资培训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
四、主要任务
(一)认真完成上级培训项目。严格落实国家、省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规划,精心组织国家、省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项目,用足培训名额,充分发挥各级培训平台资源优势,助力我市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培训项目落户常州各职业学校,通过承接国家、省级培训项目,提升各职业学校培训水平和培训能力。
(二)积极开展市级培训项目。在学习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基础上,结合常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三职业,按照“错位”“填补”“强化”的原则,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相关高校资源,立足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科学精准制定培训项目和培训计划,助力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三)科学指导校本培训项目。以《常州市校本教育培训工作指南》为依据,指导全市各职业学校科学开展校本培训。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师资发展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整合校内、校外培训资源,加强培训经费投入,建立完善培训制度,自主制定校本培训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同时,指导各职业学校加强培训过程质量监控和结果考核,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五、市级重点培育项目
根据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发展实际情况,重点安排10个市级重点培训项目。
1、新教师岗前培训计划,提升综合能力。针对全市职业学校新入职教师,每年选派35名左右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到具有师范背景的省属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阶段性、重点性、系统性的集中学习,主要以提高新入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等。新入职教师进行4周的基础理论培训和6个月的企业岗位实习。
2.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1.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培训。面向全市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以提高职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瞄准教学能力竞赛要求,以课程标准解读、教材解析、课堂组织和教学组织实施为主要培训内容,采用混合式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2.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针对全市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提升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目标,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线上精品课程开发、线上教学组织实施及平台使用、混合式教学组织实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培训采取集中培训、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培训时长不少于24学时。
(三)职业学校教师跨校跟岗跟进能力提升项目。针对全市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学习和跨校在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80课时),后期为学员安排导师指导,培训主要采取跨校在岗培训和项目带头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接新版专业目录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情况、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新版活页、工作手册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实训和实习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教学质量评估等。
(四)培训提升职业学校班主任实践能力。培训面向全市职业学校班主任,每年选派4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培训主要围绕职业学校班主任实际工作,结合班主任能力竞赛要求,围绕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班集体建设、特殊学生教育、应急处置等实际问题,主要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等形式开展,培训时长不少于24课时。
(五)培训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理论素养。针对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教研课题,重点讲授职业教育教研方法、选题、凝练、应用等内容,培训时间不少于24课时。
(六)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产业服务能力培训。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全市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每年选派30名左右教师参加培训,旨在指导专任专业教师开展四技服务,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方向、专题研究开发等,培训时长不少于16课时。
(七)名师团队带头人能力建设培训。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常州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工作室、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单位的带头人。主要培训内容为:团队规划及方案制定、团队建设、主题活动、优秀团队巡查等。培训时长不少于40学时。
(八)博士生导师工作站高层次人才项目培养。该项目针对全市职业学校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教师,通过博士生导师进行培养,培养方案由导师根据学生情况量身定制,班型一般在10人左右,每月组织活动,培养周期为3年。
(九)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专项培训。对全市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人员、专 *** 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实施分类、分层、分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项培训。每年选派40名左右教师参训,旨在提升参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心理困境学生辅导能力。培训内容涵盖心理健康与教育基础知识、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培训采取集中理论讲座、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实操、经验分享交流、岗位培训等形式进行。其中,理论学习学时不少于40学时,岗位培训实践指导不少于一个月。
(十)职业学校、技校管理干部培训。每年暑期安排一次针对职业学校、技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旨在提升领导干部准确领会、有效贯彻落实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文件精神的素质。培训主要围绕职业教育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解读、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培训方式为集中培训,培训时长不少于16课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市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主要由市教师发展研究院统筹组织实施。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本地区教师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组织实施、咨询评估、研究指导等工作。各职业学校要把教师培训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及时传达安排培训任务和要求,分解落实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参训教师教学任务,切实解决工学矛盾,科学实施校本培训,为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市(区)和职业学校要把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纳入预算,确保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公用经费中用于教师培训的支出不低于预算的5%,教师培训经费支出达到教师工资总额1.5%的标准。要加强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完善培训经费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拨付流程,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教育局将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培训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市教育局将依据本方案以及各分类项目管理办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绩效目标和结果,通过专家实地考察、现场指导、质量监测评估、学员匿名评议、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项目承担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绩效评价和合法合规性审查。市属职业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和师资队伍建设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检查结果作为任务调整、考核奖励和鼓励公示的重要依据。
下载此信息披露文件
扫描打开手机上的当前页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三职业 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发布于:2024-08-1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