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甚至不明白《红楼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版本,今天就来帮大家理清一下关于《红楼梦》版本的问题。

先说之一种抄本体系。《红楼梦》成书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这个时期文字狱十分严重,当时印刷不便。所以《红楼梦》的流传最初都是小范围的私抄,并没有统一刊印。既然是私抄,难免会有一些私笔题记、私序,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目前发现的此类抄本大概有十余本。

甲戌本是目前发现的所有抄本中最早的,也被认为是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版本。因书中有“脂砚斋抄审甲戌,仍用《石头记》”一语而得名。此处的甲戌年份为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此本也是残篇最少的,只有16章:之一至八章、第十三至十六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八章。最早是清同治年间刘全福从大兴收集而来,最后还有刘全福所写的跋。此本的独特之处是开头有五条200余字的“通则”,这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 此版本是1927年胡适在上海发现的,也是《红楼梦》发现的之一部残本,后来1962年胡适去世后,此版本被存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乙卯本因“乙卯冬本”而得名。乙卯年为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此本现存41回:之一回至二十回、第三十一回至四十回、第五十六回至第五十八回、第六十一回至第七十回(第六十四回及第六十七回已失),以及第五十五回后半部及第五十九回前半部。此本于1920年代被藏书家董康收藏,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庚辰本共八卷,每卷卷首皆有“脂砚斋审阅批注四遍”的题记,第五至第八卷封面题有“庚辰秋月终卷”,故名。庚辰年为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此本共78回,第64回、第67回已失。庚辰本为较为完整的抄本,章目、正文、批注均保留了作者、批注者的不少痕迹,是保存曹雪芹和脂砚斋批注原文最多的版本,批注数量为历版中最多,约2000余条。此本始制于旗人家中,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此本齐绪本亦有80回,由乾隆年间德清齐了生收集并作序,故名齐绪本。此本抄写工整,是直批本体系中更好看的版本。但抄本错别字较多,可见抄写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此版也是最早刊印的80回直批本,打破了此前120回程高本的垄断。这一点意义非凡,使这份接近曹雪芹原貌的直批手抄本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此版曾传已毁于1921年的一场大火,但在1975年上海古籍商店整理旧仓库时被发现,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此本为前苏联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编,共七十八章,但第五、六章已失。此本有三百多条注释,其中边注一百一十多条,旁注八十三条,与其他版本完全不同,但许多人相信是后人所作。前苏联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编,为道光十二年(1832年)随俄国旧宗教使团来华的大学生所得,现藏于俄国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

净藏本又称直经本或经本。此本有许多其它版本所没有的红黑批注,其中有些批注极为重要。但由于此本现已佚失,许多红学研究者认为此本颇有可疑。此本于1959年在南京首次发现,可惜又失传了,现仅存一些笔迹。

疏序本又称乙酉本、直疏本。乙酉年为乾隆五十四年,即1789年。原本共八十回,其中一至四十回存世。复本为乾隆皇帝原本,空白文字,无注。疏序本原为吴小玲所藏,现藏于京师图书馆。

《红楼梦稿》又称杨集、全本,原为杨继珍所藏,题为《兰书太师红楼梦稿》,共120回。此本出处不一迷失版本,第78回末有红批“兰书读”。兰书为高鹗笔名。第二本是否为高鹗刊印前稿,这四个字是否为高鹗手迹,尚有争议。

《正藏本》又称《至正本》,原为文学家郑振铎所辑,现仅存第23、24回,无注,正文属《至正本》系统,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红楼梦》各版本介绍都在这里,快来收藏吧!》发布于:2024-07-28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7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