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您好,根据要求,我行明天起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三年期利率由2.6%下调至2.35%,两年期利率由2.1%下调至1.9%,一年期利率由1.8%下调至1.7%……”12月21日下午,不少北京居民收到了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发来的存款利率下调提醒。

据之一财经记者了解,12月22日起,国有银行将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这距离上一轮集中调整(9月1日)仅三个月。12月21日下午,工行在手机银行APP上率先“官宣”了这一调整方案。更高下调25BP与上一轮调整保持一致,但本次调整幅度更大,部分存款产品的更优惠利率水平也将进行优化。

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信贷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利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面对资产端的市场价格竞争压力,中小银行有较大动力跟进调整。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各家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不同,特别是年底吸存压力较大,跟进的时机、节奏和幅度可能有所不同。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开始

12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其手机银行APP上率先发布《关于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调整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表示自12月22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说明》提到,本次调整挂牌利率主要涉及12月22日以来新开立(或支取)的通知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有息存款等存款产品,以及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其中,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有息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 其中,3个月、6个月、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0.1个百分点,2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0.2个百分点,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

本次调整后,工行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1.15%、1.35%、1.45%、1.65%、 1.95 %和2%;而按照调整前的利率水平,除邮储银行6个月、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略高于行业,分别为1.46%、1.58%外,其他主要银行利率均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除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外,工行表示,本次调整还优化了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含大额存单)的更优惠利率水平,以反映市场利率情况的变化。

距离上一轮存款利率集体调整仅三个月,本轮调整幅度较上一轮更大。今年9月1日起,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集中调整中长期定期存款产品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

据上述客户经理通知,本轮调整后,建行三年期定期存款更高执行利率将下调至2.35%左右。此前,各家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上调至2.6%,有的能上调至2.65%;至于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执行利率,有的大行不会上调,有的能上调至2.65%。“现在五年期存款很少,我手上也没有五年以上的存款。”一位驻京大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仍是最受客户欢迎的定期存款产品,但目前大额存单一般与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相差不大。

以本金30万元、此前更高执行利率2.6%计算,此轮调整为2.35%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息将从更高23400元降至21150元,相差2250元。

驱动因素来自多方面

对于此轮存款利率调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预期之内,主要考虑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以及利差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此前表示,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调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但银行负债成本仍相对刚性,利差不断缩小,经营压力加大。考虑到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进一步压缩银行利润空间,前期存款利率调整难以完全抵消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未来存款利率仍有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二是定期存款趋于明显,长期存款及部分特殊存款产品定价较高。三是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增强。在市场化进程下,预计存款利率也将伴随金融债、同业存单等产品利率下行而进行调整。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在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保持了合理增速。但从结构上看,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依然不佳,企业短期贷款、票据激增等特征仍然存在。同时,11月份M1(狭义货币)增速降至历史低位,M2(广义货币)与M1增速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此,市场普遍对降准、降息预期较高,但在12月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额续做后,短期内对降准可能性的预测分歧加大。此前部分机构人员认为,我国当前名义利率较低,但通胀水平更低,企业和居民都面临较高的实际利率,不利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在此背景下,需要扭转当前实际利率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是加快下推存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从而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创造条件。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整下,商业银行通过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暂停部分高息产品业务等措施,多维度控制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截至9月份,一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已跌至2%以下,至1.988%。

建信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为更好支持经济持续复苏,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降费优惠力度。同时,由于企业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部分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吸引更多客户。“但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每年减少银行利息收入近2000亿元。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出现下滑。”董希淼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1.94%下降0.21个百分点。上市银行财报也体现出这一趋势,如国有银行中,仅邮政储蓄银行净息差维持在2%以上。

董希淼表示,为保持利差基本稳定和利润合理增长,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性,通过下调存款利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是银行的必然选择。在大型银行率先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部分优惠利率上限、大额存单利率等之后,预计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也会跟进调整存款利率。

中小银行跟进动机不同

“但由于不同银行存款定价策略、资产负债管理等存在差异,存款利率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幅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董希淼强调。

临近年底,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整体信贷需求复苏乏力,今年年末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以往这个时候主要是储备开门红的项目,有的留到明年年初再释放。现在考虑的都是先把今年的任务完成好。年底了,很多企业贷款意愿就更差了。”一位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家城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压力不仅有市场压力1.95,还有区域性业务限制、普惠性小微信贷领域的定价劣势等。该负责人表示:“很多客户我们干脆放弃了,因为大银行(部分企业贷款)的利率都降到3%,我们没这个本钱。”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来增加信贷优势是一个重要方向,但这涉及资产负债部门的协调配合。

相比之下,随着年底吸存压力加大,部分中小银行尤其是村镇银行近期开始上调存款利率。多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种分化主要是年底年初的暂时现象,行业负债成本长期趋势仍是下行,但中小银行往往缺乏下调存款利率的动力。“有了存款,他们(中小银行)可以做更划算的同业理财等业务,贷款定价本身也更高,所以(下调存款利率)可能没那么急迫。”一位中部地区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按照2022年4月建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存款利率将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贷款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进行合理调整。工行也在《解释》中提到,本次存款利率调整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基准利率改革传导效应,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董希淼称,长期来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各类资产价格都会下跌,投资收益会下降,存款利率会下降。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推动社会总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存款利率很可能继续下降。另有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大势所趋之下,预计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也会跟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1.95 3年期存款更高利率仅2.35%!时隔3个月,各大银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发布于:2024-07-21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