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和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遭否决,发审委对其销售费用率过高、业务推广费用占比过高提出质疑。

申报材料显示,中和药业主营业务为多肽、核苷类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全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制药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胸腺五肽、胸腺肽α、恩替卡韦等。

中和药业表示,和欣牌胸腺五肽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海南省人民 *** 授予“防治非典杰出奖”。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和药业如今更像是一家“开会”的公司。

每年 2701 场学术会议

备案文件显示,中和药业2015年至2017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01亿元、1.78亿元、3.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7%、35.66%、49.68%,金额和占比均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和药业2015年至2017年学术会议费及宣传费分别为2308.85万元、8359.91万元、 1.85亿元。

这一费用的激增体现在学术会议频率的大幅增加上,2015年至2017年,中和药业举办的学术会议次数分别为340场、1117场、2701场,这意味着2017年平均每天要举行7场以上的会议。

巨额的销售费用及业务推广费用也引起了IPO审核委员会的关注,成为中和药业被否决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来审核的5家医药制造企业中,无一通过。天益医疗、申联生物、众合药业均被否决,另两家被暂时停表决。其中,销售模式、业务推广费用等是医药、医疗企业“易犯错误”。

不同配送模式客单价差异较大

召开“一天七次会”的中和药业表示,自2014年起,随着公司“经销商”销售模式的推行,公司引入外部推广服务商协助公司进行学术推广、市场开拓等相关工作,导致公司营销费用不断增加。

对于“经销商”销售模式,中和药业表示,该模式的推广费用由公司承担,而经销商模式则是经销商主导市场推广活动,并承担相关费用。

记者发现,在不同销售模式下,中和药业部分产品的平均单价差别很大。

例如1.85,中和药业获奖的胸腺五肽产品,经销商模式下10mg冻干粉平均单价为11.96元/瓶,而分销模式下平均单价为95.7元/瓶,是前者的8倍。

值得注意的是,除1ml:10mg预灌装产品分销商模式与分销商模式平均单价比为4.84倍外,其余5款胸腺五肽产品的上述倍数均在5倍以上。

此外,除醋酸阿托西班占中和药业营业收入不足10%外,其余产品在经销商模式与分销模式下的平均客单价比均在2倍以上。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些药品的价格受到营销费用的很大影响呢?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2015年至2017年中和药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分别达到约3.53亿元、4.99亿元、7.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1.34%、40.88%,但中和药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并不多,2015年至2017年分别为5763.04万元、6777.78万元、7489.31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7.61%、10.5%,远低于同期中和药业营业收入和销售费用的增长率(75.78%、96.47%)。

研发成本低

说到药物的疗效,人们不禁会想到研发的投入。

中和药业表示,“加大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拥有广阔的产品线和产品基础,这就要求公司不断研发新药。为了保持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公司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剂型的开发。”

不过,记者发现,中和药业的研发费用并不高。

申请书显示,中和药业2015年至2017年研发投入分别为799.72万元、2412.03万元、1306.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7%、4.84%、1.86%,且未发生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况。

对此,中和药业表示,“研发投入较少,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几年推行经销商销售模式后,产品出厂价提高,导致现有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

此外,记者发现,与申请书中提到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中和药业在研发费用上并无优势,金额排名倒数第二。

备案文件显示,与中和药业同行业的可比上市公司共有11家,分别是金华控股、海特生物制药、广生堂、汉宇药业、舒泰神、安科生物制药、长春高新、丽珠集团、双城制药、益百制药、富瑞控股。

Wind资讯显示,中和药业2016年研发费用为2412.03万元,仅高于金华控股,低于另外10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金华2017年研发费用约为1704.74万元,高于中和药业的1306.08万元。此外,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披露2017年数据的7家公司研发费用均高于中和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2017年数据的8家公司中,金华、海特生物、科尚泰三家公司的扣除非营业外费用后的净利润远低于中和药业的1.92亿元,分别为3372.12万元、1.25亿元、2917.24万元,但其研发费用却高于中和药业,其中科尚泰的研发费用约为7533.25万元,约为中和药业的5.77倍。

此外,披露2017年数据的8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0.56%、19.67%、258.25%、28.03%、35.19%、52.39%、54.26%、70.18%,更低值为19.67%,而中和药业仅为6.8%。

一位资深财务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可能意味着,中和药业在赚取同样的扣除非营业外费用后的净利润的情况下,其研发投入比同行要少,另外,如果中和药业达到同行的平均水平,其净利润可能大幅下降。

截至发稿时,中和药业尚未就上述问题回应记者的采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1.85 中和药业竞标遭否决,其1.85亿元广告费引关注》发布于:2024-06-01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