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高地”引领江西高质量发展
“钢铁驼队”跨越高山大海,让原本没有出海口的江西变成了“海港”;昔日的荒山荒岭、废弃煤矿,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的“富饶菜园子”……
近年来,江西着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日益足足有。
强化县域“独门绝技”,以一地之光为大局增光添彩
春节过后,会昌县马洲镇前锋村蔬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上海青、包菜、大白菜等蔬菜绿油油、汁水丰富,工人们忙着采摘、称重、包装,将新鲜蔬菜运往广州、深圳等各大超市。
“基地建立五六年了,现在占地一千多亩,春节期间也没闲着,基本上每天都有车辆往大湾区发车,运输各类蔬菜,车辆早上出发,当天就能抵达湾区各大农贸市场。”基地负责人王德芳说。
老区“菜园子”直通湾区“菜篮子”的背后,是会昌县抓住“融入湾区”机遇的产业布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助力企业“融入湾区”,将优质生态农产品推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造老区直通湾区的供销“高速公路”,为会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目前,会昌县已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10个,年对深圳农产品销售额超2亿元,全县有10个产品获得“深圳产品”认定,认证数量居全省之一。
赣州中心城区高楼林立,公园、桥梁、快速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民网 朱海鹏 摄
县域兴则江西兴,县域强则江西强。近年来,江西各地各具特色,培育优势,练就了一身“绝活”:
资溪是位于江西东部的一个小山县,拥有4万多名烘焙从业人员,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开设了1.6万家门店,培育了多个知名烘焙品牌。该县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5000亩的面包食品工业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曾经“产不出一块铝锭”的安义县,“无中生有”地发展起了铝型材及铝合金门窗产业,书写了“一根铝型材带动一个县经济发展”的传奇。2023年,该县铝型材门窗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15%。
南丰县以产业思维发展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启动龟鳖全产业链发展新引擎,全县龟鳖产业年产值近30亿元,被评为“中国龟鳖之乡”,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县域经济立足资源禀赋,正在走出一条工农商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区域之光正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为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增色添彩。
“铁驼队”跨越山海,把“家”变成“海港”
春节刚过,位于南昌县香塘镇的江西展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这里生产出来的肥料将通过南昌国际陆港装箱运抵海港,再通过海运发往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地。
作为一家化肥化工产品出口企业,过去发往海外客户的货物需要经过多个地方才能出海,手续繁琐,耗时长。如今南昌国际陆港有了铁路直达班列,集装箱装柜、出口手续都可以在国内办理,大大缩短了时间。
该公司负责人高鑫说:“以前出口到老挝的货物要15天才能到万象,现在通过南昌国际陆港只要6天,不用中转,直接到万象,整体效率大大提高。另外,现在南昌国际陆港提供直达、铁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我们在外贸产品出口成本和时效上,与沿海城市的同类产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出口环节减少,办理时间缩短,出口量也大幅增加。“2019年,公司出口收入只有80万美元,但到2023年,出口额已增至2300万美元。”高欣说。
1月23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南昌国际陆港,龙门吊来回作业,装卸进出口集装箱。人民网 朱海鹏 摄
目前,南昌国际陆港已开通9条国际直达班列、11条铁海联运集装箱外贸班列,通航国家及地区30多个,服务出口企业1200余家,实现亚洲、欧洲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越来越多的列车鸣笛起航,一队队“钢铁驼队”从向塘镇出发,跨越千山万水。作为内陆城市,南昌把“海港”搬到了“家门口”。
物通则商通,商通则业兴。当地依托铁路运输优势,正围绕南昌国际陆港布局物流业,推动现代物流、先进制造、特色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
“下一步将扩大运行地图,丰富班列产品种类,构建立足南昌、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通达全球的综合物流通道。”南昌县向塘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向塘镇党委书记万耀华说。
以南昌国际陆港为例,近年来,江西各地做好“双向开放、惠及各方”,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服务开放:
在赣南,赣州正在探索推进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合保税区、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融合”,赣州国际陆港班列总量和吞吐量位居全国内陆港口之一,新时代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赣北,去年底,随着九江港彭泽港区通过国家验收,国家的大门在长江上游流入江西的之一个县份彭泽正式打开,让这个沿江小县与全球货物贸易接轨,为九江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强劲动力。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江西必须进一步实施大开放战略,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以改革服务开放。”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所所长刘山青说。
昔日废弃的煤矿、荒山,如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园地”
凤城市罗市镇煤炭资源丰富,过去开采高峰期,全镇有大小煤矿100余处,从业人员7000余人,家属4万余人。2019年以来,相关政策落实,煤矿林立的局面已经消失。
“以前这一带全是荒山,因为采煤,植被被破坏,地表都是煤渣,普通的树木不仅没有经济效益,而且很难成活。而且当时一下雨,下游河道基本就淤塞了。”罗市镇下城村村民刘亚东回忆道。
换个思路,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当地 *** 的支持下,刘亚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方式,在洛杉矶推广马家柚种植,打造马家柚品牌。
经过几年的发展,荒地上种植的马家榆树产生了效益,当地生态逐渐好转。据统计,下城村马家榆种植基地不断扩大,目前面积约1000亩。2023年,之一批种植的马家榆树已实现经济效益近50万元。
“我们正在努力由资源依赖型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型,以农业带动旅游,开创罗城经济跨越式发展新格局,建设宜商宜游新罗城。”罗城镇党委书记龚文说。
3月7日航拍长江国家文化园九江段。人民网记者石宇摄
在江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例子不胜枚举。
7年前,武宁县在全国率先实行“林长制”,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森林资源破坏案件减少了32%,森林覆盖率超过76%,游客源源不断涌入武宁,让这里的村民有了生态“金饭碗”。
上饶望仙谷景区原是污染严重的废弃矿山区,近年来,当地 *** 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超变传奇,将废弃矿山改造成国家4A级景区。
以旅游为支柱、以生态食品为支撑,江西致富门路宽广,“两山”理论实践成果日益显现,生态环境质量“独一无二”。
“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深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碳减排、污染减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江西。”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兵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超变传奇 此刻,人民网头条聚焦江西“三大高地”》发布于:2024-05-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