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ID乌鸦小伟

ID:

现在军迷们最期待的我军装备是什么?004航母未必能拔得头筹,因为有这个名字——轰-20!

其实早在2016年,网络上就出现过不少关于轰20的传闻,而2021年4月17日,中航工业《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70周年主题宣传片》中的最终惊鸿一瞥,彻底勾起了大家的期待。

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关于轰20的新消息传出,这让很多朋友都焦虑不已。

今年两会期间,空军副司令员王伟在接受香港商报采访时表示:“轰-20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不存在技术瓶颈。”或许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公开亮相。

这让广大军迷们放心,轰20真的来了。

近年来,国产高精度武器装备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如完全自主制造的山东舰、饺子般的075、055、逐渐入伍的歼-20、拥有先进探测预警系统的空警-500、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有“中华田园鹰”美誉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直-20、“峨山幸福车”15式轻型坦克以及在法国投降前就能动用的“东风快车”系列东风-31AG、东风-41、打巴黎的东风-17、“航母杀手”东风-21D、东风-26等成果,已经吊足了中国军迷的胃口。

如果你还在疑惑004是否会采用核动力,那你已经被归类为“没见过世面”了。

或许也只有国产新型战略轰炸机“轰-20”能够给大家带来足够的未知数和新鲜感。

更重要的是,正如“之一艘航母”给当时人们带来特殊意义一样,轰-20被寄予厚望,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等待这款装备的时间太长了。

01

军迷圈里这个名场面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2015年8月,中俄两军举行“海上联合-2015(二)”海上联合演习,演习结束后,双方官兵进行了参观交流,我军还应邀登上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了解舰艇装备。

随后,张军海军少校向央视记者讲述了此次参观的感受,并给出了著名的“高情商回答”——在俄舰上看到了“沉重的历史”。

但一旦轨道改变,有时“沉重的历史”就必须由我军来承担。2018年,曾帮助我国培养飞行员的前苏联老兵、92岁的安德烈耶维奇曾询问我军飞行员:

“你们不再使用图-16了,对吗?”

现场顿时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气氛,众人只得尽量克制。

因为,“图-16”,我们确实还在用。而它的中文变体,更熟悉的名字是——

“轰-6”

互惠

战略轰炸机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中坚力量之一,一直是我军多年来无法弥补的短板。

“战略轰炸机”在二战期间崭露头角。战后,战略轰炸机迎来全面革新时代。随着喷气推进技术、空射导弹系统、核弹头小型化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新型战略轰炸机不仅战斗力大幅提升,还能对核武器时代的潜在军事对手形成强大的战略威慑。

图-16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战后初期开始研制的新型战略轰炸机,于1955年交付使用。

同年,中苏经济合作协定确定了我国从苏联引进、仿制中型轰炸机的项目,此后4年中苏双方又签署了协助建设轰炸机制造厂、仿制图-16的具体协议。

国产图-16于1969年量产服役,也揭开了我军经典轰-6系列的传奇。

作为爷爷辈的老装备,军迷们亲切地称之为“六爷”。

美国拍摄的早期H-6卫星图像

纵观整个二战后战略轰炸机名单,图16的性能并不算很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款中型轰炸机,在对战略轰炸要求极高的苏联,最终也沦为路人甲,于1966年退出苏军现役。

其实,图-16引进后不久,我国也发现了它的诸多不足,于是很快向苏联提出继续引进更为先进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这一计划不得不搁置。

也正是从此,轰-6的历史使命开始延续,中国的战略轰炸能力还是要靠轰-6的不断改进来维持,这也导致军迷圈内围绕轰-6系列形成了颇为流行的梗文化。

图-16

02

“H-6 剩下的字母不多了!”

这就是“轰6梗”的核心,也确实是基于轰6系列的事实,所谓“字母不够用”,是指轰6系列的改进型号实在太多,字母表已经快用尽了。

从最早的轰-6A(也称轰6A)服役至今,轰-6系列已经在我国领空飞行了50多年,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轰炸机家族,目前我军服役的轰-6系列总数已经达到230架,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大名鼎鼎的轰-6K是我军战略威慑力量之一,轰-6N则是目前更先进的弹道导弹运载机型,其他还有常规轰炸版轰-6C、核轰炸版轰-6E等机型。

轰-6K

其中轰-6N算是家族中最新型号,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亮相,目前还没有高清照片,这种保密程度,足见我军对此的重视程度。

即便是稍微老一点的轰-6K型,服役时间也不过十余年,整体来看,现役轰-6型与当初的图-16轰炸机还是有质的差别,机龄比起其他同类装备来说还比较年轻,未来维修改造难度不大,再服役2、30年也没什么问题。

就算是轰6家族也不全是轰炸机,我军还对轰6进行了改进,改进了侦察机、加油机版本……

轰-6N

不难看出,较长的服役时间和众多的改进型号也意味着“轰6”是我军装备史上又一款“魔术改型”杰作。

轰-6“魔法改装”的“官方笑话”

说到“魔改”,你会想到什么?当然是装备圈里可能创下史上之一模因的“59改”。59式主战坦克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仿制了苏联的T-54。随后的几年里,由于我军缺乏新型主战坦克,59式坦克的各种改进型相继问世,有些后期型号的改造程度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认不出来;而在军迷们开玩笑的世界里,“59”的魔改逐渐破天荒,诞生了“59改歼星舰”等离谱的成果。

可以说,59、歼8、轰6等几大“王者”,都是我军同类型装备“缺货”年代的产物,是中国军迷调侃“苦中作乐”的典范。

如今,96式、99式主战坦克相继问世,战斗机方面,继歼10出现之后,也算是“文艺复兴”的歼20(当然歼20还有“歼10改型”之称)再上新台阶,59式、歼8这两个老战友已经有了后继者,可以放心地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唯独轰6的后继者还没出现。

B站知名“59区Up主”@大刀王五EP作品

有些朋友可能对这则 *** 还有印象,2018年珠海航展上,一个小朋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长大后要驾驶轰6,保卫祖国!”

当然孩子不是在耍花招,但以他的年纪,如果长大后还要开着H-6,那真的太可悲了。而采访镜头前孩子衣服上的大大的“GAP”可以说是让节目锦上添花。从此,这也成为了《轰焦冻》的名场面。

幸好,现在的一切都表明,等他长大以后,人民空军一定会有新的战略轰炸机,孩子们保卫祖国的理想也会有更合适的装备。

03

*** 近年来新型武器装备的爆发式涌现,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跳跃式”,新装备与现役主力装备相比,不是增量式,而是跨越式发展,跨越发展阶段,直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轰六系列到轰20,也是如此。轰20的目标不是B-1B、图-160,甚至不是现役“最强”的B-2。按照目前的技术进步和设计理念,轰20要具备隐身、飞翼结构、更大航程超过1万公里、具备核打击能力等因素,目标应该是美国正在研制的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

不管轰-6系列经过怎样的改进,它和B-2的差距还是有好几代的,不过中美的下一代轰炸机计划已经处于同一阶段,谁先推出,谁后推出,都还是个未知数,这种追击速度可以说是惊人的。

外国网站上的轰-20渲染图

其实要知道,全球战略轰炸机数量毕竟有限,若不考虑数千公里外国境的作战需求,轰-6家族已经能够胜任我军大部分的打击、威慑任务。以目前服役的轰-6数量之巨来看,即便出动100架,一次也能发射至少500枚巡航导弹,展现出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而如果再结合轰-6改进型携带射程更远的空射弹道导弹,其打击威力将更加令人震惊。

轰-6K与俄军联合巡逻

但现代战争的实践并不能让我们止步于此。

科索沃战争期间,B-2轰炸机首次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任务,虽然在整个冲突中执行的任务不到1%,但却在最初8周内高效摧毁了33%的目标,充分展现了美国围绕B-2隐身轰炸机构建的全球打击力量的威力。

B-2隐形轰炸机

这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现代战略轰炸机的概念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远程空基制导武器技术的广泛应用,轰炸机自身飞行性能对战场的影响逐渐减弱,以美军的B-52H为例,虽然其飞行性能看似已经落后,但凭借其携带的LRA *** 反舰导弹,依然可以成为制海权的决定性武器。

因此,评价轰炸机的战斗力传奇网站,不能只看其飞行性能,还应考虑其作为武器平台的综合能力,包括搭载的武器系统、作战半径、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

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此高精度的工业产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不仅对科技和工业基础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是严峻的考验。

B-2隐身轰炸机虽然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羡慕的对象,但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来说,拥有并正常使用却成了沉重的负担。其成本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高,每小时飞行成本约13万美元。即便是美国,在1987年至2000年间也只制造了21架B-2。因此,在追求这种战略空中武器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实际需求。

可以说,放眼当今世界,真正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就只有B-2,但这已经是20多年前的老装备了。

如今轰20即将问世,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假想轰-20渲染图

至于“六将”,其实即便轰-20服役,也不代表老将马上“退役”,新老搭配,轰-6系列担负近距任务,轰-20主要担负远程战略威慑,这一格局或许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空中战略威慑力量的主流。

“六爷”的传奇还将继续延续。

由乌鸦船长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轰20真的来了,“六爷”传奇是否最终落幕?》发布于:2024-05-22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