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7月25日电 标题:退役军人朱再保:在公益环保之路上谱写“老兵传奇”

作者 项一鹏

在湖南省岳阳市王家河公园,矗立着一座身穿旧军装的老人雕像,胸前挂着20多枚奖牌。 他与屈原、范仲淹、任弼时等名人的雕像并肩矗立于此。 他就是岳阳市军事干部办公室离退休干部朱再保。

记者见到朱在宝时,老人精神很好,说话有力,走路也很快。 完全看不出他已经91岁了。

提供公益志愿服务超过18万小时

朱再葆年轻时参加过朝鲜战争,在战场上入党。 1966年,朱在葆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 医生说他可能活不过五年。 他的服兵役报国梦想结束了,被安置在岳阳军分区劳教所休养。

如何面对死亡的挑战,才不枉此生? 朱再葆选择了公益之路,并一走了之40年。

朱再保长期为岳阳一中打扫厕所,带领学生在岳阳楼景区捡垃圾、铲“牛皮癣”。 他发现岳阳楼一带很多残疾人生活困难,就把他们的煤炭、柴火全部供应,连续十几年捐款捐物。 煤炭3000多吨,柴草2000多吨。

1989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了“希望工程”。 朱再保积极响应,赶赴临湘市横铺乡排查,发现有52名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当国家给他1050元困难补助时,老人瞒着家人为这些孩子交了学费。 今年以来,朱再保发起“城乡学生携手救助失学儿童”活动,共筹集善款600万元、大米400吨、学习用品80万件,让3万多名失学儿童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当党和国家召唤我时,我就会采取行动。” 朱再葆说:“我没有能力,没有文化,但我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华容县千两湖农场遭遇洪涝灾害。 朱再保筹集了45车大米、衣服、被子、学习用品等; 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 朱再葆发起各学校学生家长捐款,三天时间筹集138万元汇往灾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朱再葆常年往返于岳阳城乡之间。 除了他年事已高之外,他的家人和部队干部都非常担心他的安全。 为此,朱在宝告诉家人,如果在慈善道路上出现任何意外,责任必须由他们自己承担。

40年来,朱在宝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8万小时,相当于一名上班族90年的工作时间。

踏上长期环保之旅

朱再葆从1986年开始涉足环境保护,他发现洞庭湖地区气候异常,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部分物种消失。 面对严峻形势,朱再葆暗下决心,挑战生态灾难,保护自然环境。

为了掌握环保知识,朱再葆自费订阅了10余种报刊杂志,购买了数千册书籍。 他一边学习,一边整理、剪报、撰写专题和宣传材料,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

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伍,2001年3月,朱再葆成立了湖南省之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岳阳环保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 多年来,他组织​​多位“湿地守护者”开展“四保护湿地”和“保护鸟类四不”行动,发表检测报告70余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东洞庭湖湿地。

朱再葆也是植树造林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 20年来,他组织​​捐赠了近7000亩“生命源林”公益传奇,累计种植树木100万棵。 两年来,他广泛发动中小学生参与“绿色扶贫”。 仅2018年,他就支持岳阳县黄沙街道村民种植茶林2300余亩,被誉为“岳阳阳山岛”。

很多人问朱在宝,你为什么这么努力? 朱再葆简单回答:“环境保护事关民族兴亡,为了子孙后代,作为退伍军人,我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环境。”

做了几十年的慈善和环保事业,朱再葆一直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30多年来,他一直穿着同一件衬衫,参加了数千次志愿讲座,从不让雇主来接他。 直到现在,他和妻子还住在军队干部办公室一栋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条件十分简陋。 他从未拿过一分钱片酬,反而“返还”了35万元用于公益和环保。

谈及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朱再葆表示,为人民服务没什么好说的,他只是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我没有退休的计划。除非我不能再搬家,否则我会继续这样做,以更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结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退役军人朱再葆:在公益环保之路上谱写“老兵传奇”》发布于:2024-03-26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