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可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中国制造”一词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未来,随着制造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或许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原产地定义,更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1.中国桥
世界桥梁界有一种说法: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之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目前,全球已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28座,中国占11座; 目前全球在建主跨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13座,中国占9座; 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的跨度超过600米的斜桥有13座。 共有21座张拉桥,其中17座在中国; 世界上已建成12座跨度420米以上的拱桥,其中9座在中国; 世界上已建成20座跨度250米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其中中国有12座。
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桥梁建设者“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 “汉语桥”已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和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图为湖北省武汉市油条洲长江大桥。 是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长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为什么说现代桥梁建设取决于中国? 衡量桥梁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桥梁的主跨长度。 跨度越大,技术难度就越大。
从数量上看,中国大型桥梁建设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从定性上看,继2013年苏通大桥荣获“FIDIC百年工程项目优秀奖”之后,杭州湾跨海大桥、太阳长江公路大桥、舟山大陆岛连接西堠门大桥等项目还先后荣获2014年、2015年“Fidic”年度奖。
2.中国卫星
2015年12月29日凌晨,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 在轨一百多颗卫星熠熠生辉,在浩瀚太空写下“中国”之名。
“十二五”期间,中国最著名的卫星是“嫦娥”系列。 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嫦娥奔月传说,被卫星变成了现实。
▲2015年7月25日,搭载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嫦娥姑娘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成就:自主研发的7500N变推力发动机首次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填补了国内空白; 月球表面三维图像、地月及近月空间环境、月球表面形态与地质结构、月球表面物质组成与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
嫦娥女孩并不是唯一探索星空和海洋的人。 我国迄今为止更大规模的系列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空间科学先导工程也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并将目光投向了未知的宇宙。 “十二五”首批四颗空间科学卫星中,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是首颗卫星,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常务副指挥吴吉——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卫星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介绍,剩下的三颗分别是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硬核实验卫星。 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2016年将陆续起飞。
随着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立。 2012年12月,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15年7月25日,我国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十八号、十九号)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覆盖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5年9月30日,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加快了北斗全球网络建设步伐。 作为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对于后续航天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中国高铁
2015年12月30日,全球首条热带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后,中国已投入运营高铁1.9万公里。 此时此刻,中国高铁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规模更大的国家。 中国高铁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荣获多项“世界之一”,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国家名片”。 自2008年8月1日我国首条京津城际高铁开通以来,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达1.9万公里,占世界总运营里程的60%。 在建高速铁路规模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2015年12月3日,试运行的“和谐号”列车通过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高架桥。
我国高铁发展起步较晚。 当时,日本、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国都已经修建了高速铁路,并掌握了先进技术。 但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和全产业链的持续打造,中国高铁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
2013年,我国迎来了高铁网络建成后的之一个春节。 高铁发送旅客6727.8万人次,占旅客总数的28%。 到2015年春节,高铁比例已达60%以上,铁路运输能力较高铁开通前增加1亿人次。 买票回家过年的人们深深感受到了高铁的好处。
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是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也是中国高铁目前的运营速度。 堪称“陆地飞机”的中国高铁,如今正以比风更快的速度进入世界的视线。
4.中国汽车
谈到自主品牌汽车,很多人总喜欢将其与高铁、家电相比较,以证明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失败,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产销量位列世界之一之后。六年前世界之一。 这种观点更为流行。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表示,简单比较并不客观。 以商用车为例,中国品牌不仅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还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工作。
更重要的是,在乘用车、中重卡等商用车企业依靠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中国车企也在抓住机遇,从产品输出升级为资本输出,这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的全球影响力。 继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又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并于2015年再投资2.5亿英镑,在英国考文垂安斯蒂工业园新建伦敦出租车工厂,生产新一代超低排放型号。 2014年,东风汽车公司投资8亿欧元,战略收购具有百年历史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正式与法国 *** 、标致家族并列之一大股东。 从此,它变得更加“国际化”。
2015年12月15日,长安汽车年度第1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下线,实现中国品牌首次年产销量双百万的突破; 2015年12月18日,奇瑞实现第5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首家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两家中国品牌车企“百万辆汽车下线”的背后是中国品牌的信心,而这份信心是建立在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升至40%以上的基础上的。 。
深入分析2015年以来中国品牌车企快速增长的原因,除了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精准切入SUV市场外,还得益于产品品质的快速提升。 近日,国际市场研究咨询机构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IQS)显示,2015年新车质量总体平均得分为105 PP100(每100辆车的问题数),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平均得分为105分。新车质量得分分别为120 PP100和98 PP100,得分差距较2014年缩小14个百分点。其中,7个自主品牌的PP10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00年以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新车质量差距迅速缩小。” 中国零售咨询副总裁张伟昌表示。 据此,他们预计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将达到国际标准。
5.中国手机
短短几年时间,手机行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霸主诺基亚黯然退出手机市场,曾经的经典摩托罗拉变成了联想旗下的品牌,销量也随之下滑。曾经辉煌的苹果和三星已经衰落。 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不仅占据国内近80%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占领了三分之一的海外市场。
“十二五”期间,国产手机强劲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取得辉煌成绩。 据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刘若飞介绍,国产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37%增长到2014年的近80%,国产手机在全球的份额手机市场也从2011年的几乎为零跃升至2014年的40%。
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已经逐渐掌握了智能手机关键技术。 华为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其高端机型。 中兴通讯发布了自己的操作系统ZTE OS,并推出了自研芯片“迅龙芯”。 此外,2015年,包括基带、射频、应用处理器在内的智能手机核心芯片自给率超过20%,较2014年大幅增长。全球20亿颗手机芯片出货量中,5.6亿颗来自我国的展讯。
正因为如此,几年前,中国手机仍然扮演着主机厂和劳动力输出者的角色。 如今,国产手机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14年,国产品牌在国产手机销量排行榜中占据8位; 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国产手机占据6位。
事实上,国产手机不仅在高端市场打出了名气,而且在市场上也表现出色。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国内市场售价2000元至3000元的国产手机销售比例由2014年的28%上升至2015年第三季度的88%,由8%上升至8%。 2014 年第三季度的 % 升至 2015 年第三季度的 77%。
在海外市场,随着国产手机品质的稳步提升,消费者接受度也大幅提升。 目前,海外市场占华为全球销售额的一半; TCL全球出货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在印度打开市场的小米已经开始进军巴西市场; VIVO、OPPO等厂商都有布局东南亚市场。
6.中国家电
信息技术与制造的深度融合超变传奇,让家电更加“懂你”,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近年来,家电行业克服不利因素,经营质量显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着。 从昔日在国际展会上的强势亮相,到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再到作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家电中广为人知并广泛应用,中国家电业以创新驱动,演绎着新的传奇。令世界惊叹。
一年一度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FA)被誉为全球消费电子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9月,中国企业强势出击,占比超过30%的阵容和大量创新产品,令众多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在2015年11月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创维OLED有机电视S9300荣获与国产大飞机C919相同的奖项——中国工业博览会工业设计金奖。 这是对我国彩电企业引领潮流、开拓创新的充分肯定。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下一代显示技术。 具有主动发光的特点。 与液晶显示器相比,它实现了良好的黑场性能、无限对比度、全视角显示和灵活的特性。 它被称为梦想展示。 面对显示技术的重大变革,众多国际巨头犹豫前行,而自主彩电品牌却勇敢跟上潮流。 2015年起,中国OLED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创维作为联盟主席单位,在国内率先量产4K OLED电视。
我国是彩电制造大国,但由于“缺芯缺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产品牌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 芯片之于电视就像发动机之于跑车。 但高端芯片的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风险大,这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海信芯片公司董事长黄卫平表示,海信于2013年完成了国内首款网络多媒体电视SOC主芯片的研发,并于2015年底推出了国内首款超高清画质引擎芯片HI-VIEW PRO。海信推出自主高端画质芯片,与国际巨头三星、索尼看齐,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也标志着国家“核高端”高端芯片产业化国产化战略和创新工程的又一重大成果落地。
7.中国无人机
无人机时代已经到来,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制造”正在成为一张闪亮的新名片:现在全球每售出10架民用无人机,就有7架来自中国。
无人机被称为“空中机器人”,可以在无人条件下完成复杂的空中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 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标志。 重要标志。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人机系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实现了“异军突起”。
▲无人机在广东深圳第十七届高交会上展示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民用无人机研发生产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单位有400多家。 我国民用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走在世界前列。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之一家成为全球主要消费产品领域先驱的中国公司”。
大疆创始人兼CEO王涛表示,此前中国在世界制造舞台上缺乏有说服力的产品,产品附加值低。 大疆并不走“性价比路线”,而是想做“有品味的好产品”。
民用无人机看中国,中国无人机看深圳。 深圳作为中国的制造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陀螺仪、芯片、电池、科研人员、产业工人、港口等无人机产业链配套条件。 “当航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发生爆炸性的质变。” 深圳市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亮表示。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前8个月,深圳出口无人机价值1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倍。 其中,香港、美国和欧盟是主要出口市场。 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明确将无人机列为发展重点,并提出“无人机腾飞工程”,重点支持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 一、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8.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在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世界超算领域,中国超算以骄人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自主创新发展的信心和潜力。 围绕下一代亿亿级超级计算系统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国“超算人”正在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力争长期保持中国在世界超级计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谱写新时代“中国速度”传奇。
在2015年11月16日公布的新一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第六次称霸。 榜单显示,之一名“天河二号”的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33.86 ,第二名美国“泰坦”的浮点运算速度为17.59 。 第三至第五位分别是美国“”、日本“Kyo”和美国“Mira”超级计算机。
在一些人眼中,超级计算机只是“一堆芯片”。 堆栈越大,计算速度越快。 事实上,基于集群结构的超级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式计算。 如果分配不合理,每个CPU的性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不能简单地用1+1=2的公式来概括。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
这就像领导一家 50 或 5,000 人的公司。 如果不能合理安排作业,人多的工作效率会比人少的低很多。 开发超级计算机也是如此。 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所配备的数万个CPU的性能,形成高效的计算系统成为了关键。
本期榜单中,中国超算在500个席位中拿下109个席位,超越欧洲和日本,排名第二。 其中,中科曙光以49台超越IBM,跻身系统占有率前三名,实现中国企业在世界超算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此前,在2015 HPC中国大会上,中科曙光刚刚摘得中国HPC桂冠,连续七年作为国内高性能计算(HPC)领域的领军企业领跑发展。
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勘探机房里,曙光HPC随处可见。 在勘探石油时,他们为工程师提供高精度的地下结构和石油产区的地质信息; 去年9月,中科曙光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了“地球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填补了我国地球系统模式大数据实践平台的空白。 如今,其高性能计算应用已广泛部署在互联网大数据、工程计算、气象海洋、生命科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
9、中国水电
2015年,几内亚央行发行的新币中,面值更大的2万几内亚法郎纸币印有中国水利电力公司承建的几内亚在建更大工程凯莱塔水利工程是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效果图。 这在世界上还是之一次。
世界水电把目光投向中国。 全球在建大型水电站中,除了凯勒塔水电站,中国水电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 中国电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在海外承建或合作建设水电项目。 中国在全球水电建设中日益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
▲ *** 果多水电站首台机组近日并网发电,正式投入运行。 满负荷时,年发电量可达3亿千瓦时以上。 该电站将进一步改善藏东地区电力短缺的现状,为建设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接驳基地奠定基础。 图为果多水电站外景。
2015年8月,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成功收购巴西TPI公司旗下两家总装机容量30.8万千瓦的运营水电项目公司和一家电力交易平台公司的全部股权。
2015年11月25日,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成功中标巴西5吉瓦水电项目30年特许权,总投资约37亿美元。
2016年1月6日,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宣布完成收购巴西朱比亚水电站、伊利亚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 两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99.5万千瓦,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海外可控及归属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 自2008年收购中国水利电力公司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平台以来,三峡集团已在40多个国家拥有80多个水电开发项目,持续引领世界水电行业。
与此同时,中国电建集团在海外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2015年11月20日,中国电建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赞比亚电力公司签订赞比亚下凯福峡水电站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15.66亿美元。
2015年11月29日,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纳瓯河梯级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运,标志着海外首个全流域规划开发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圆满完成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电站,成为积极走出去拓展的水电企业。 海外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此外,中国葛洲坝等公司也在安哥拉、老挝、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承建了多个水电项目。 其中,葛洲坝承建的合同总价287亿元的阿根廷圣克鲁斯河总统电站、总督电站项目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中标的更大水电项目之一。
面对中国水电的突出成就,国际水电协会主席肯·亚当斯坦言,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水电超级大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超变传奇 让外国人震惊的9件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发布于:2024-03-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