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30无疑重新定义了手机时代!

它采用革命性的RYYB超灵敏传感器,镜头从模拟人眼到最终超越人眼,改写了摄影规则。 同时,P30突破物理变焦的束缚,以更大50倍数字变焦捕捉清晰的月光。 送到你的眼前。 再以天空境界呈现多彩的时空美学。

短短7年时间,从默默无闻迅速成长为手机领域的王者。 为什么是华为?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要么继续发展,要么从地球表面消失,华为终端业务没有退路。”

今天,我就用华为最近出版的《走向新赛道》余承东亲笔撰写的序言,来揭秘华为手机的一段传奇经历。 而一切都从淘汰 3000 万台白标机器开始……

——咔嚓铭文

(余承东经典动作)

2011年10月的三亚,华为高管和领域专家悉数到场,为期三天的华为终端战略讨论异常热闹。 在2B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华为人,在2C面临着新的方向。 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达成共识,但他们进军2C领域的决心十分坚定。 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公司同时在2B和2C领域取得成功。

2011年12月15日,总裁任正非发布三亚会议决议,明确“华为终端产业竞争力的起点和终点都源于最终消费者”。 时代赋予的机遇和历史使命,让我们内心深处感受到伟大力量的召唤。 同年,我主动辞去公司战略总裁职务,全职加入华为终端。 我们团队从此就下了决心:“要么你不进入,要么一旦进入一个领域,你就必须成为那个领域的王者!” 我们想让消费者知道,世界上更好的手机终端产品将来自华为!

终端行业竞争力的起点和终点

一切源于最终消费者

记得1993年,当我走出校园时,我来到了当时规模还很小的华为。 任总在员工座谈会上表示,“华为将成为最强的通信公司”。 我和我的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7年前,华为终端品牌刚刚起步时,我们就设定了“销售100万部印有华为标志的高端智能手机”的挑战目标。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回顾过去几年的努力,我更大的感悟就是两个字——艰难,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从步履蹒跚、摸索到逐步实现超越,我们深深明白,正是因为华为选择了一条比别人更艰难的道路,并坚持走在这条路上,才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

2003年,华为终端业务启动。 秉承通信者使命,我们从“村村通”固定站入手,优先解决城外边远地区的通信覆盖问题。 随后几年,3G数据卡份额稳居全球之一。 2003年到2010年,华为终端业务的早期,支撑我们生存的是固话和数据卡业务。 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白标模式将华为带入手机市场,从而在该领域形成了初步积累,为后续从2B向2C模式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2年,华为终端业务正式启动三大战略转变:从ODM白标到华为自有品牌、从低端智能手机到中高端智能手机、从运营商转售市场到开放市场。 当时有媒体评论华为进军消费电子领域,一度用“疯狂”来形容。

我们确实很“激进”。 为了坚定向高端转型,为了追求手机极致纤薄的外观,减少一毫米甚至零点几毫米的厚度,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美好体验,研发部团队规模达到有史以来更大规模。 投入,每个流程节点、每个岗位的同事都付出了更大的努力。 “激进”的目标终于达到了。 2012年,我们推出了华为首款面向2C市场的旗舰智能手机华为P1,被称为“全球最薄的手机”。 虽然产品本身很惊艳,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华为在品牌、渠道、零售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 这款售价3000元、定位高端市场的产品最终并未获得成功。 这就是我们处于2C的原因。 现场之一笔学费正式交纳。 然而,令消费者惊讶的是,传统上“理工男”形象的华为,居然能做出外观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 消费者的良好反馈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信心,华为终端向2C转型的决心更加坚定。

2012年,我们从5000万台功能手机中砍掉了3000万台功能手机,全力投入智能手机领域。 有一段时间,整个团队承受着外界难以想象的压力。 尽管要面对运营商客户的巨大反弹,且由于缺乏2C品牌积累,高端市场一时难以打开,华为依然坚持加大智能终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在高端智能手机方面持续创新。

2013年初,我主动向公司申请“白手起家奖”,2012年奖金为零。 虽然我已经实现了2012年的经营目标,但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和我的团队。 俗话说,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生存。 只有表现出强者断腕的决心,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直到今天,我的办公桌上还放着这个奖杯——从辽宁舰上起飞的中国之一代舰载机“歼15”的模型。

2014年,华为终端品牌战略被改写。 “荣耀”穿上互联网的鞋子,开始走自己的路。 “荣耀”原本是该终端的产品型号之一。 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更多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同时给予“荣耀”足够的空间和授权快速成长,终端内部整合了原有的电商平台部门,正式成立“荣耀””荣耀”事业部,华为与“荣耀”双品牌齐头并进。 “荣耀”致力于打造年轻一代更流行的潮流科技产品; 华为品牌追求极致创新和卓越体验,旨在获得更高的高端市场份额,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我们转型2C市场已经七年多了,意识的转变一直是我们更大的短板。 从过去不敢面对媒体,到每天强迫自己在微博上宣传; 现在,管理团队连续几年坚持参与零售和服务站店实践,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通过 *** 等方式号召全体员工做好客户服务。 线上线下为家人朋友解答疑问、解决问题。 华为终端核心战略要素从最初的“打造精品、打造品牌、注重渠道和零售建设”,到加入“双品牌、用户经营、构建生态、加强产业链整合”,逐步打造2C系统化能力。 在艰难的转型路上,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痛苦和挣扎。 在最困难的时候,正是公司创始人任总及高管团队的宽容、理解和支持,给了码头变革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坚信,如果能够经受住这些重大变革,华为消费者业务(2014年华为终端公司对外通讯名称变更为“华为消费者业务”。——作者注)未来将会越来越强大。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长跑运动员。

充分利用华为在通信领域多年积累的工业化系统能力,在软硬件研发、通信性能、供应链、制造、芯片等领域从落后走向领先,逐步打造差异化优势。 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在2012年商用时并未受到青睐,但如今已成为华为产品的独特竞争力; 华为的全球品牌认知度从转型之初中国的不到3%上升到2017年全球的86%,这意味着全球近十分之九的人都知道华为品牌。 2014年,华为成为首个上榜的中国大陆品牌(它是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公司,成立于1974年。自2000年发布全球品牌排行榜以来,华为评估了品牌表现、影响力以及公司的品牌价值)。确保持续收入的能力。该品牌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作者注),排名第94位,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提升至第70位。 2017年,“荣耀”品牌以销量和销量双倍的成绩荣登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榜首。 自2015年以来,华为牢牢确立了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的地位。 预计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2亿部,市场份额逼近全球第二,在中国及部分海外国家市场份额达到之一。 其中,中国市场份额超过30%,目前只有华为和苹果两家公司在4000元以上高端细分市场竞争。

我们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意识到,我们走得越高,就越必须保持对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的尊重。 正是华为人代代相传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让我们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也支撑着我们走得更远。

视野决定境界

定位决定地位

求上者得之,求下者得下,求下者无所得。

多年来,我们团队内心深处始终坚信,一定要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 我理解的胸怀不仅意味着志向,还代表着宽容和包容,包括意志和品质,也指格局的愿景。 心中有王者精神,心中为王,永远追求做到更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行业各领域真正的王者。 同时,我们强调各级管理者必须对业务有深刻的战略理解和洞察力,比对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回想起十几年前我担任无线产品线总裁时,整个团队抱着“超越所有对手”的决心,大胆创新、突破,打造出全球更具创新性的首个分布式基站和产品,使产品具有竞争力。 在同行业中位居全球之一。 十多年过去了,它仍然保持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过去几年,我们深耕消费业务,在智能手机续航、通讯性能、拍照效果、操作系统软件优化等方面逐步建立了核心能力,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地区。 更重要的是,我们逐步培养了一支敢于追求、敢于挑战、朴实务实的华为消费者业务团队。 “三分战略、七分作风”,一个团队从指挥员到基层的作战风格,以及团队气质的塑造和改变,是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

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PC、智能穿戴以及运动健康、智能家居、车联网等,我们坚持围绕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的战略。 由于多年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平板电脑从默默无闻到全球市场份额第三; 刚进入PC领域时,就凭借诸多创新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该系列在高端PC市场树立了品牌; 智能穿戴业务2018年之一季度以近150%的同比增速领跑行业,智能手表连续几年引领多项行业创新。 与此同时,华为在车载连接领域依然暗流涌动。 目前出货量已突破1000万辆,服务全球15个知名汽车品牌,取得行业领先地位。 今年,生态系统将推出70多个品类、400多款智能家电,该协议正在成为主流国际标准。

聚焦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完成了终端芯片从新手到本土领先者的跨越,成为全球视频监控、家庭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在移动宽带领域,华为必将在5G上延续其在3G、4G十余年保持的绝对领先势头,带动行业发展。 在即将到来的智能互联时代,华为将聚焦芯、端、云协同,在AI、云服务、屏幕、存储、摄影、芯片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突破,持续高度重视和打造智能终端安全与隐私保护。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安全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行业之一的目标下,零售、渠道、品牌营销、流程IT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我们要以更高标杆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创新、超越。 如果我们每个领域都能达到行业更高水平,那么我们的总和一定是之一。

华为要做消费者心目中世界之一的产品。 没有人记得世界排名第二的产品。

放眼世界,开放合作

广纳天下人才

人才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长期坚持精兵战略,希望利用世界上一切优势资源、一切先进工具和方法、一切优秀人才,成为领导者。

近年来消费业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集团公司一大批管理人员和专家的支持。 正是十万多名有“实力、有利润”的华为人团结拼搏,才走到了今天。 公司在产业体系中积累的能力也为消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感谢华为集团的开放授权,使我们能够按照子公司相对独立的运营模式开展业务,遵循B2C行业规则,实现研发、销售全流程端到端管理、营销、服务、供应链、财务等,打造2C完整的业务流程和IT支撑体系,实现高效精细化运营,显着提升运营效率。 作为华为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始终秉持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以“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客户成功,诚信经营品牌。

通过坚持精英战略,持续从全球顶尖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引进优秀人才,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将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具体的精英人才结构。 我们始终求贤若渴,期待每一位勇敢、聪明、充满激情的人加入我们,并肩作战。 我们的团队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团队!

我们始终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华为不仅是能够在全球市场洗牌中生存下来的二到三个手机厂商之一,而且是极少数能够在全球市场洗牌中生存下来的主流手机厂商之一。在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洗​​牌中生存下来。 ,并且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2014年到2015年,我们为生存而战,我们活了下来; 2016年到2017年,我们奋发向上,我们的目标基本实现了! 2018年,华为新发布的三摄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摄影体验,在续航、通讯性能、充电速度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随着华为P20旗舰系列的全球销售,我们将有更多颠覆性产品和创新技术引领全球市场。 2018年将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崛起元年。

我们因共同的事业而相连,在这里我们打造和体验“有温度的品牌、有温度的团队”。 当我们赢了,我们举杯庆祝,当我们输了,我们互相拯救。 留在这里除了物质奖励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除了事业上的机会,我更珍惜和大家之间的兄弟姐妹般的友谊,这让我们能够以一颗赤子之心、脚踏实地的态度,一起享受奋斗的旅程。

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人,往往是那些有伟大梦想、有决心、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 一支追求卓越的团队,一群充满斗志的人手机传奇,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基础。 我们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始终把改善消费者体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放在之一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领先,并为此不懈努力已成为我们团队的DNA。 而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有这样DNA的团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华为手机传奇经历:余承东6年前主动应聘到公司》发布于:2023-10-29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