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的学生在招聘会上选岗。
人民视觉 赵启瑞 摄
安徽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应聘。
人民视觉 陈斌 摄
对于年轻人来说,传统职业仍然是求职的首选吗? 如何解决初入职场时的不适感? 事业与生活之间,能否“不做选择就拥有一切”……作为职场新生力量,当代青年职业选择观的变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社会转型和技术进步正在推动当代青年职业选择观的变化。 他们在站稳脚跟、憧憬“独立行走”的同时,追求自己的喜好和梦想。 年轻人涌入职场,拥抱新职业,造就了享受双重生活的“斜杠青年”。 还存在意见不合就“反驳”等问题。
新职业:年轻人敢于“尝试新事物”
准备剧本、布置道具、调整灯光。 “3、2、1……”
“95后”余亦涵又开始了新的拍摄。 去年大学毕业后,广告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坐在小隔间里成为一名白领。 相反,他选择将爱好变成工作,成为全职美女视频《UP主》。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制作美妆视频,通常只有几百个浏览量。但我毕业前发布的一个视频突然火了,很快就被推到了视频平台的首页。” 余一涵告诉记者,“我意识到,通过努力,我可以被大家注意到,所以我决定全职成为一名‘网红’。”
不过,对于视频《UP主》的工作,余亦涵却保持着相当冷静和理性。 “我认为‘UP大师’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和之前所有的传统行业一样,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通过学习行业领先者的特点和优势来不断进步。”
目前,于一涵更受欢迎的美妆视频浏览量已近24万,她的作品多次登上视频网站首页。
近年来,像余亦涵这样的年轻人从事新职业的情况并不少见。 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涌现出一大批“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职业。
《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增职业群体报告》显示,新增职业从业人员中,“90后”占“半壁江山”,“95后”占比超过22%。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刚刚毕业或刚刚毕业。 新职业为年轻人择业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景宝认为,年轻人偏好新职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原因。 “从市场角度看,新职业代表了新的或更先进的消费需求,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黄景宝指出三职业,新职业更符合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的特点,因此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一些新职业从业者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比如行业趋势瞬息万变、职业发展不稳定、社会认可度不高等。
谈起自己如何从一名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变成桌游中心老板,赵文鹏认为,这是自己的爱好和行业“人气”的结合。 “2015年,我准备创业,资金预算不多,一点点缩小范围,最后觉得桌游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入行近六年,赵文鹏对桌 *** 业略感担忧。 “桌游领域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市场竞争激烈,营业利润相对较低。” 随着“趋势”的变化,他计划利用桌游市场试水社交行业,为下一步创业做准备。
面对新职业,一些家长也戴上了“有色眼镜”,认为此类工作“不公平”、“不稳定”。 比如,余一涵的父母对于儿子的工作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对我的工作是什么、我如何赚钱的了解很模糊。”余亦涵说。
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浇灭年轻人投身新职业的热情。 一项调查显示,在2000名年轻受访者中,96.1%的人认为如果有机会,他们愿意从事新的职业; 62.5%的受访者认为新职业可以鼓励劳动者从更多角度拓展个人价值。
《斜杠青春》:要有工作还要有爱好
办公室白领、健身教练、电台主播、自由撰稿人……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身份,可能会随机组合出现在如今的年轻人身上。 这种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被称为“斜杠青年”。
小惠白天做出版编辑,下班后做电台主播。 说起自己的双重职业身份,小辉认为这是“工作与爱好之间的妥协选择”。
对于国学专业的他来说,出版公司的专业对口也是了解行业发展、拓展人脉的宝贵机会。 电台工作可以充分满足他当主播的爱好,同时他还有一份薪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988名18-35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52.3%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斜杠青年”。 《2019年两栖青年金融需求调查》报告指出,全国青年中有超过8000万有主业的 *** 人员和创业者。
为什么“斜杠生活”如此受年轻人欢迎?
北京大学研究员金戈认为,造成“斜杠青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年轻人选择“斜杠生活”,是因为无法放弃自己工作带来的收入保障,但也渴望继续深挖自己的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斜杠青年”选择多方面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元化,渴望在不同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90后”女孩Lily在一线城市做健康顾问和舞蹈老师。 在她眼里,这两项工作并不冲突。
“舞蹈老师的上课时间不固定,有很多零散的闲暇时间。” 莉莉告诉记者,“维护健康是每个舞者的必备修行,健康咨询可以在网上进行。” 于是,百合之舞与健康两栖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作为多种职业经历,“斜杠人生”不仅能给年轻人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新鲜感,也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发展机会。 目前,Lily计划继续享受多元化的工作经历,为下一步的工作转型打下基础。
黄景宝认为,像Lily这样的“斜杠青年”的出现,主要是科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身兼多职需要协调不同的工作时间,新技术的应用为远程工作提供了支持。互联网时代,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很多年轻人可以在工作中完成第二、三职业。他们的业余时间。工作。”
频繁跳槽:不愿在职场“凑合”
“老板总是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也拿不出直接合理的修改方案,即使我犯了错误,也不会得到老板的表扬。” 说起自己的工作,小卓满腹怨恨。
去年7月,小卓被要求推翻自己的新商业计划,这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老板的批评教育到她决定辞职,只用了半天的时间。 离职时,小卓还说了一句“狠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既然这里不是你想要的,那你还不如换个地方住。
不久前,同样是90后的肖毅选择从入职不到两个月的公司“出走”。 “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我几乎都是随叫随到的,如果我十分钟内不回复工作微信,老板就会打 *** 给我。”
小伊感觉自己躺在家里的时间渐渐变成了工作时间。 这种状态让她在持续的高度敏感和紧张中失去了个人生活。
职业社交网站发布的《之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显示,职场人士在之一份工作的平均停留时间每一代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平均而言,70后的人更换之一份工作需要4年以上的时间,80后的人则需要3年半的时间。 然而,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这一数字急剧下降至19个月,而对于1995后出生的人来说,这一数字仅为7个月。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凑合”工作。 很多人认为,如果自己不喜欢,就不会有工作的热情。 因此,不断变换“轨道”,直到找到令你满意的工作。 如今,“意见不合辞职”、“工作不理想辞职”等“闪退”现象屡屡引发社会热议。
在金戈看来,年轻人“闪言”行为的背后,是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 “新兴产业带来的‘创富神话’让年轻人对如何进入薪资提升‘快车道’产生焦虑。‘996’等工作模式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大的职场压力。” 与此同时,社会职位选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助长了“闪词”现象的出现。
不过,专家也认为,青少年中“闪言”频发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理性辞职或跳槽可以增强工作技能和环境适应能力,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而‘闪退’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短、频繁辞职等方面。”更多的是基于情感和冲动,不利于工作经验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黄景宝指出,“仓促辞职后,如果没有再就业机会,将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可能会失去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专家建议,年轻人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虽然有好处,但也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努力主动适应职场。 当代年轻人必须努力适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和问题,熟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除了选择“逃避”,他们还必须努力在职场生活中实现自我一致性。 辞职可以,但是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能一时冲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看看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不仅是工作,还有诗和远方》发布于:2023-10-2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