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优秀辅导员特点分析及专业能力提升建议
于文华 家政学院党委副书记
一、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的难点
1、日常事务较多,提升工作能力时间紧张
2、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专业能力提升的知识积累不够
3、高校机制不健全,专业能力提升空间有待强化
“985工程”高校优秀辅导员比例较高(46.5%),在年轻化、学历高、工作年限短等方面优势显着。 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越高,越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这不仅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而且提供了更好的培训和激励政策。
一是学历层次较高的高校对辅导员的招聘要求较高,呈现出低龄化、学历较高、知名院校毕业的特点。
其次,辅导员的教育程度越高,待遇越好三职业,调岗的灵活性也越高。 “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明确规定,已录用并通过试用期的辅导员优先转入事业编制,有资格转入岗位。教师工作一定年限后。
优秀辅导员群体特征
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投入 对60位年度人物事迹的词频分析发现,“爱”字出现频率更高,“爱”字出现在17位年度人物事迹标题中人物。 辅导员对学生的爱,辅导员对工作的爱,学生对辅导员的爱。 2.显着的雌雄同体的人格特征。 雌雄同体的人格特质兼具男性和女性在心理特征上的优点和长处,是健康、理想的性别榜样。 具有雌雄同体人格特质的优秀大学辅导员具有适应能力强、创造力强、灵活性高等特点。 更容易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形成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进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3、年龄趋于年轻化。 前3-5年是关键的成长期。 66.2%的获奖员工年龄在35岁以下。 年轻的大学辅导员,特别是接近大学生年龄的辅导员,观念新,精力充沛,熟悉互联网、博客或微信等新媒体,易于与学生接触和交流。 4、大部分经历过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的磨练,参加过省级及以上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可见他们的辅导员实践基本功非常扎实。
科研成果丰富,省市级创新项目成果众多。 许多年度人物都有自己多年坚持的原创品牌活动,或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方面做了很多前瞻性的工作。 全部参与教学工作,并具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的能力。 有研究者总结了年度人物所代表的优秀辅导员的特质,如:“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专业化、专业化”、“用爱帮助学生成长”、 “敢于创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等。三、优秀辅导员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指标高校辅导员的成长需要培养“三大职业素质”:(1)爱心为学生、奉献是核心职业守则 (2) 专业发展是职业能力的保障 (3) 学习与创新是角色成长的源泉 四、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建议 1. 坚定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增强职业认同,明确职业定位,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辅导员不迷茫,真正热爱辅导员工作,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努力,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经验去思考、演练、构建体系、创建品牌,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2、高度重视品牌建设 学生作品品牌是指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规划而打造的学生作品品牌。 同时也是辅导员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风格、潜力等条件打造的个人职业品牌。 年度辅导员中有55.6%拥有自己品牌的学生作品。 这种品牌意识是学术团队创新、创造、进取的工作理念的体现。 品牌培育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谈心谈话、发展指导、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案例、励志教育,乃至日常事务管理,只要有品牌建设意识,工作就能品牌化。 品牌建设的形式或载体也非常丰富。 笔记、网络、工作室、实践活动、资金、书刊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载体。 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载体来将工作结果可视化、可视化。 3、硬化专业素质 辅导员专业化、专业化发展,专业素质是关键,能否实现专业化是优秀辅导员与一般辅导员的重要区别。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能力抓住发展机遇,因为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4、专注学习、高度自律学习:创新来源于学习和借鉴; 专业源于专注某一领域、精耕细作。 自律:自律给了我自由,成功源于自律。 希望大家能够实现技术事务管理和创新思想教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特训院校优秀辅导员特点及专业能力分析》发布于:2023-08-2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