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 牡丹江日报 牡丹江日报
[开场白]
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不仅赋予了牡丹江美丽的风景,也让雪城的冰雪运动拥有了庞大的群众基础。 历届冬奥会上,牡丹江运动员一路披荆斩棘,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载入史册的成就。 辉煌的体育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给人们在牡丹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本报推出“牡丹江冬奥英雄”专题报道,带您走近我们牡丹江冬奥“冰雪英雄”,回顾属于我们牡丹江冬奥的瞬间!
李琰:放弃高薪回国执教 改写中国短道速滑命运
“高廷玉赢了!” 2月12日,高廷宇在男子500米速滑项目中打破奥运纪录,夺得金牌。 在欢呼雀跃的人群中,一个娇小的身影功不可没。 她就是连续4届冬奥会金牌的中国滑冰协会主席、现任国家速滑集训队主教练李岩。
李岩1966年出生于牡丹江市,12岁进入少年体校接受正规训练。 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入选牡丹江市体工队。 1987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同年,李岩参加世锦赛,获得全能第15名。 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李琰除了在表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外,还在1000米和1500米项目中获得两枚银牌,并创造了两项新的世界纪录。
退役后的李艳始终无法放下自己的冰雪梦想。 她曾在斯洛伐克、奥地利和美国担任短道速滑教练。 在美国执教时,恰逢中国短道速滑队老将到达退役年龄。 看到这一幕的李岩在与美国的合同到期后拒绝了高薪的诱惑,毅然回国发展。 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他回到中国担任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 她培养了王蒙、周扬、武大靖、高廷玉等一众实力新秀,并多次带领他们征战奥运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曼丽:都灵冬奥会速滑“金滑”
牡丹江的冰雪运动有着辉煌的历史。 他们先后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其中包括曾获得22次世界冠军、国际滑联“金滑”奖获得者王曼丽。
王曼丽1973年出生于牡丹江市,12岁开始滑冰,由于在小学田径比赛中表现出色,被基层体校教练选中,选拔为速度滑冰运动员。 1988年,16岁的王曼丽正式成为冠军教练谢天恩的学生。 那些年,谢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王曼丽,她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3年至2006年,王曼丽包揽了速度滑冰世界杯几乎全部女子500米金牌,并连续两届获得世锦赛500米金牌。 2004年,31岁的王曼丽还在世界杯决赛中获得了一双白金为身、黄金为冰鞋的金鞋。 这是国际滑冰联合会为速度滑冰世界杯冠军——“金滑冰”设立的更高荣誉。 这也是继叶乔波之后,中国速滑运动员第二次获此殊荣。 2006年都灵冬奥会,王曼丽获得冬奥会银牌。 她也创造了当时中国速滑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更佳成绩。
2008年因伤退役后,王曼丽受到中国速滑界的高度评价。 当年年底在长春举行的世界杯上,她获得了中国速度滑冰“杰出贡献奖”。 现在王曼丽在黑龙江省雪地训练中心工作。 她负责雪上运动队的管理并专注于训练。
宁忠岩:中国男子速滑队的“宝藏男孩”
2月8日晚,北京冬奥会男子1500米速滑决赛比赛打响。 我市速滑名将宁忠岩以1分45.28的成绩获得第七名,创造了本次项目中国运动员的纪录。 良好的记录。
宁忠岩出生于牡丹江市宁安市。 11岁开始滑冰冰雪传奇,18岁进入国家队。得益于长距离的积累和基础,宁中岩在2017年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伯乐。在跟随世界冠军王教练训练后秀丽,宁中岩的中距离特长被充分激发出来。 王秀丽曾表示:“国际中距离赛事的运动员要么是短距离转接,要么是长距离转接,两者各有优势。宁忠岩是长距离转接,所以他有很好的速度保持能力。”重要的是你愿意在训练和比赛中动脑筋,你很聪明,进步也很快。”
2019年12月8日,宁忠岩在速度滑冰世界杯哈萨克斯坦站男子1500米比赛中以1:44.918的成绩获得金牌。 获得之一枚金牌。 更令人兴奋的是,距离上一次中国男运动员在中长跑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已经过去了56年。 2021-2022年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波兰比赛中,宁中岩以1:46.191的成绩为中国队夺得男子1500m A组比赛的银牌。 在挪威斯塔万格举行的ISU速度滑冰世界杯上,宁中岩获得团体追逐冠军,并获得1000米第四名。
高廷宇:冬奥速滑夺金展现“中国风”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刚刚满24岁的我市著名速度滑冰运动员高廷玉将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第二届冬奥会。
2008年,高廷玉被启蒙教练刘德光发掘,招入牡丹江市冬季运动训练中心进行专业训练。 高廷宇2012年入选黑龙江省速滑队,2016年进入国家速滑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训练场上,高廷宇都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低调不张扬,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心态。
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高廷宇获得男子500米速度滑冰决赛冠军,实现了我市在全国冬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2016-2017国际滑联世界杯(哈尔滨站)速度滑冰男子500m比赛中,高廷宇以34.99秒的成绩获得亚军,成为继冯统之后第二位站上速度滑冰领奖台的速度滑冰冠军滑冰世界杯中国男运动员。 2018年平昌冬奥会,他以34.65秒的成绩获得第三名。 他以33.83秒的成绩保持着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全国纪录。 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廷玉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此后,高廷宇以34.32秒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获得冬奥会男子500米速滑金牌。 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在冬奥会上获得该项目的金牌。
李虎春:牡丹江冬奥先锋
2月12日,牡丹江速滑名将高廷钰在“冰丝带”项目中夺得奥运纪录,创造了我国冬奥会金牌数“零的突破”。 我对我国速滑运动的未来充满期待。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市李虎春就作为中国之一批参加冬奥会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参加了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奥会。 冬奥会运动员的参赛,为我市冰雪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涌现出罗志焕、王金宇等一批世界顶尖速度滑冰高手。 前者在1963年世锦赛上获得男子1500米金牌,后者打破男子全能世界纪录。 然而,他们在黄金岁月却没有机会踏上冬奥会。 直至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奥会上,赵伟昌、我市李虎春等5名运动员有幸成为中国之一批参加冬奥会的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
冬奥会男子1000米速度滑冰比赛中,牡丹江宁安市的李虎春以1:20.10的成绩获得第32名。 其他运动员的成绩并不理想,虽然无缘领奖台,但这也让我国速滑在世界舞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李妮娜:雪中傲然绽放的铿锵玫瑰
说起李妮娜,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一张美艳精灵在白雪上快乐跳跃的美丽画面。 李妮娜,1983年1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前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 8岁时,她被选入沉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练习技能。 1996年,牡丹江市体育局与沉阳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联合举办,李妮娜被调入牡丹江市体工队训练。
2005年3月12日,李妮娜获得2004-2005年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空中技巧锦标赛年度冠军。 3月18日,李妮娜夺得2005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冠军,成为首位获得世锦赛冠军的中国人。 女运动员。 2006年2月22日,李妮娜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获得亚军。 2007年1月31日,李妮娜获得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空中技巧冠军。 3月11日,李妮娜获得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女子空中技巧冠军。 2009年3月4日,李妮娜获得2009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冠军,这也是她连续第三次获得世锦赛冠军。 2010年2月25日,李妮娜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获得亚军。 2014年2月,李妮娜退役。
韩晓鹏:翱翔蓝天创造历史
作为之一位在冬奥会上夺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韩晓鹏为中国冰雪运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韩小鹏1983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现在说的是地道的东北话。 从6岁开始,他就被父亲送到家乡的体校练球。 1995年,为了充实空中技巧队伍,沉阳体育学院赴江苏选拔运动员。 由于力量和灵活性突出,韩晓鹏一眼就被选中,随后来到沉阳成为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一年后,韩晓鹏被牡丹江体工队征召。
韩晓鹏在1998年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了他的之一枚金牌,并于2000年开始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2005年,韩晓鹏在参加的5届世界杯中获得了3枚银牌和2枚铜牌。 2006年,韩晓鹏成为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的更大黑马。 他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并用自己完美的飞行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的“雪神话”。 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历史上获得的之一枚金牌,也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之一枚金牌。
此后,创造历史的韩晓鹏再接再厉,于2007年2月1日在2007年长春亚冬会上夺得男子空中技巧冠军; 3月11日,获得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意大利站冠军。 直到2010年2月,韩晓鹏才宣布因伤退役。
赵嘉文:冬奥会最后一位火炬手、中国北欧冬季两项之一人
北欧冬季两项被认为是最困难的雪上赛事之一。 赵嘉文的方法就是“致命地打败自己”——苦练、苦练还是苦练。 2001年出生于牡丹江市的赵嘉文,12岁时接受越野滑雪训练,后通过跨境来到北欧两项。 随后,赵嘉文夺得2019年第二届青年团个人冠军和2019年全国锦标赛冠军,成为此项赛事中国队的领军人物。
虽然有越野滑雪的经验,但赵嘉文对跳台滑雪却很陌生。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连跳台滑雪的所有装备都没有。 毕竟装备是“身外之物”,更大的难度是心理考验——对高处跳下的恐惧。 仅以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例。 大平台与标准平台落差分别约为136米和115米。 人啊,光是走在舞台上就会腿软。
“既然你选择了你所爱的,你就必须爱你的选择。” 心理上的恐惧是通过一点点适应训练来弥补的,技术动作也需要更多的打磨——赵嘉文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晚上看训练视频,即使完成了规定的训练量,他也会选择做额外的训练。 冬奥会开始前,赵嘉文又收到了一个惊喜。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特别要求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两名200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运动员作为最后的火炬手,这契合了“一起走向未来”的主题。 最终,赵嘉文和迪尼格尔·伊拉姆江两位年轻人站在了开幕式的舞台上。
刘秋红:继承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从牡丹江出来的前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刘秋红退役后仍然活跃在冰雪舞台上。 尽管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他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初心始终如一。
当时,刘秋红在恩师丁子来教练的挖掘下入选牡丹江短道队,开始了职业训练之路。 2006年,他入选国家队。 2007年荷兰世界杯女子500米决赛,首次参加这项单项赛事、之前没有世界积分的刘秋红一鸣惊人,夺得了冠军,也开启了她从长跑到主赛的征程。短的。 刘秋红也成为了那几年唯一一位能够在单项赛事上追上王蒙的选手,与王蒙、周洋一起组成了中国短道的黄金“铁三角”。
迎来巅峰时刻,刘秋红因训练时意外受伤,遗憾缺席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索契冬奥会是刘秋红体育生涯中的最后一届冬奥会。 尽管她在女子500米比赛中仅获得第四名,但她赢得了比金牌更珍贵的荣誉。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当天,26岁的刘秋红迎来了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担任闭幕式旗手并带领中国代表团入场。 2017年是刘秋红人生的转折点。 带着18个世界冠军的成绩单,她离开了陪伴多年的冰场。 经过种种尝试,刘秋红现在是首都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教授冰雪运动专业的学生。
颜星源:星光不问路人,时间不负有心人
2月5日,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混合接力比赛中,中国队获得第15名。 这标志着中国队首次亮相冬奥会冬季两项混合接力比赛。
颜星元1996年出生于牡丹江市,是我国越野滑雪老将。 曾在第十三、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获得金牌。 本届冬奥会,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代表团名单。 备战北京冬奥会期间,鄢星源和队友们在国外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射击和滑冰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男子20公里个人赛中,鄢星源以53:40.6的成绩排名第39名。 赛后,颜星源表示,只有站在奥运场上,他才能意识到自己还有多少不足。 正是因为像颜星源这样不断突破自我的奥运健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项运动。
文:记者孙鲁宁、陈锦晨、一龙桃花
图片:本版本图片来自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牡丹江冬奥英雄| 他们写道,锡拉丘兹感到自豪》发布于:2023-08-1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