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丈夫常年不在,她经常一边忙着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时间长了,压力很大,她也有很多怨恨的时候。
那段时间,每天下班回家,她都是苦着一张脸,边洗边做饭的时候叹气。
有时忍不住打 *** 向朋友抱怨兼顾工作和做家庭主妇的辛苦和煎熬。
突然有一天,她听到儿子开始向同学抱怨:
“我没有幸福感,我怎么笑,生活太苦了……”
这句话让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情绪和抱怨,竟让孩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
“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是会传染的,两者都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儿童是天生的能量接受者。 爱抱怨的父母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向孩子散发黑暗能量,让孩子一步步陷入情绪泥潭,变得消极悲观。
我在高中时有一个室友就是这样,消极地看待一切。
明明学习成绩很好,却整天抱怨:“考不上大学,我的人生就完了。”
老师让她上课看作文范本,她拒绝了,说得奖只是运气好,实际写的很烂。
当有人由衷地夸奖她时,她还是觉得别人在笑话她,因为她心里觉得自己就是个坏蛋,不值得夸奖。
久而久之我本沉默,大家听腻了,都以为她是在无缘无故地 *** 。
后来无意间听到她和妈妈吵架,无意间得知了她的故事。
原来,她妈妈从小就习惯性地给她传递负能量。 从工作到生活,从温饱到住行,样样不如意,样样抱怨,仿佛老天在故意针对他们。
她曾经安慰过妈妈不要那么消极,但妈妈总是说她忘恩负义,不体谅人。
就这样,她一直扮演着妈妈情感垃圾桶的角色,日复一日地接收着妈妈的负能量,终于活成了妈妈的样子。
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只会让生活变得更糟。
学会在生活的“酸柠檬”中加入蜂蜜水,制成酸甜可口的柠檬汁,是生活的智慧。
很喜欢威尔·鲍恩在《没有抱怨的世界》里写的一句话:
如果你不喜欢某件事,就改变那件事; 如果你不能改变它,那就改变你的态度。 不要抱怨。
情绪是会传染的。 不要让你的抱怨破坏了两个人的幸福,让整个家庭都背负着痛苦和压抑。
如果你对生活充满热爱,生活就会把甜蜜还给你。
焦虑
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显示:
在70后、90后的妈妈中,“焦虑妈妈”的比例超过50%,80后的妈妈比例更是高达67%。
在焦虑因素中,“子女教育”所占权重更大。
《青春好声音》节目中有一个女孩叫小丽。 从小,她就被妈妈灌输了一个观念——“好成绩=好孩子=好未来”。 所以,她不敢怠慢整个小学。 保持在前几名的位置。
进入初中后,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稳住名次,不让妈妈失望,她开始更加疯狂地投入到学业中。 她一天24小时要么吃饭,要么睡觉,要么学习。 她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长此以往,睡眠不足严重,成绩自然会慢慢下降。
巨大的学业压力常常折磨着她,使她夜不能寐,最后发展到抑郁辍学的地步。
当被问到“你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贪念吗?” 她脱口而出“没有”。
心理学家李雪说:
“如果父母坚持把担心和批评投射到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多好,他们都会被父母长期的焦虑和压力等负面催眠搞砸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父母越着急、着急,孩子就越容易出问题。
还记得综艺节目《亲爱的小案头》里的徐靖凯吗?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他每天都被妈 *** 着做无数的运动。 仅仅一个寒假,她就布置了270份试卷,7道大题,50页的自答题。
而且,只要他偷懒,他妈妈就会再加一张试卷作为惩罚。
在妈妈眼里,孩子不需要快乐,他需要的是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
高压下,凯凯的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身心饱受摧残,生活十分低落。
成就是暂时的。 跌倒了还能爬起来,失败了还能从头再来。 但心若有病,终生难复。
停止以“为你好”的名义向孩子传达焦虑。 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厚望下健康成长。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只有任由他不受限制地成长,他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拥有丰富而开放的人生。
自己搬家
让孩子内疚
看到一个妈妈在家长会上发言的视频:
我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玩过手机或麻将。 孩子一回来,我就坐在他身边,坐到连站都直不起来。
不想他过早踏入社会受苦,我们的父母只能多受一点苦。 也希望孩子们自己能够多一些感恩,感谢老师,感谢家长。
本以为这次发言会引起在场家长的共鸣和孩子的反省,没想到却“翻车”了。
视频评论区满是“控诉”:“除了摸自己没有意义”。
另一位网友表示:
我是一名母亲,也曾经是一名学生。 我妈妈就是这样的。 她为你工作,省吃俭用。 现在想起来,我很害怕。
作为父母,您总是想尽更大努力为您的孩子提供更好的。 这没有错,但你不能打着“一切为了你”的旗号,在道德上绑架你的孩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程萌曾与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对130多万字的农民儿童自传和访谈转录。
他们发现,所有这些被采访的孩子都像苦行僧一样自控、专一地学习。 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道德的事情。
为了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和牺牲,他们必须让自己成为学习的素材。
其中,一名女博士。 来自重点大学的她坦言,每年开学的时候,都是她最担心的时候。 因为她父亲本来就是个烟鬼,为了攒钱供她上学,就戒烟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情感勒索”,是指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利用责任感和罪恶感,让对方屈服于自己的行为。
父母的自摸就是这样的情感勒索,会让孩子觉得家庭做出的巨大牺牲是被迫做出的,仿佛生在这个家庭就是自己的原罪。
自以为是的父母无法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孩子。
真想把孩子教育好,亲子关系好,就让他轻松翱翔,不要用沉重的“爱”湿了他的翅膀。
灵疗大师徐天生说道: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一个‘老灵魂’:
聪明敏感,能很快察觉父母的情绪; 他们可以吸收家庭能量场中的负能量,并将其转化为身体的疾病。 “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状态折射出父母的影子。
在育儿路上,不良情绪是更大的天敌。 不仅拆散了家庭,而且对现在的教育也百害而无一利。
父母们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摆脱那些消极消极的情绪,把家变成一个正能量场。
只有让孩子在温暖轻松的环境中成长,在爱的滋润下成长,才能拥有期待的未来,才能自信、勇敢、快乐、快乐地生活。
点击“在看”分享给所有家长!
-结尾-
本文来自妈妈抱团(ID:),妈妈的辛苦和快乐,我们都懂; 妈妈成长交流平台,欢迎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4种破坏家庭教育、疏远家庭的不良情绪,看最后一条》发布于:2023-06-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