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杨江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正如周国平所说: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看得出来,她正在仔细清点自己灵魂的行李,好让这个灵魂安安心心的带着路上所有最宝贵的收获。
年近百岁时,她开始盘点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并将自己的思绪融入最后一部作品《走到生命的边缘》。
年少时,他经历了鬼魅时代的苦难,晚年,也饱尝了天人永远分离的痛苦。
但不管这个世界有多艰难,她总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当你读懂了杨绛的《走到生命的边缘》,你就能明白过好日子的秘诀。
1个
无可争辩
杨绛在书中写道:
“我不争这个,我不争那个,我忍这个,我忍那个,都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争论是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之外,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杨绛小时候,在出国的轮船上,听到钱钟书背诵法语。
专攻外语的杨绛听出钱钟书发音有误,指出来。
没想到钱钟书很不服气,立马反驳了她。
你们两个一说话,脸都红了,耳朵也红了,谁也不肯让步。
最后他们在船上找了一个法国人来证明杨绛是对的,钱钟书是错的,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争辩赢了,杨绛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反而因为夫妻之间的不和,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那以后,她就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不会再与人争斗。
人生不是辩论赛,辩论一旦开始就没有赢家。
与其纠结于言语上的纷争,不如退后一步,随它去吧。
保持沉默是化解纷争、消除误会的更好武器。
1957年,年近五十的杨绛先生奉命翻译《堂吉诃德》。
她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仔细斟酌每一个字,用了20多年才完成翻译。
译文一出,争议随之而来。
许多学术界人士批评杨绛的许多译文有误,甚至删除了很多句子,将其视为“反面教材”。
但面对质疑,杨绛并不理会,我行我素。
朋友为她诉苦,杨绛却安慰她:“我一点也不生气,让他们说吧!”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杨绛的语言因为使用了“点译法”而变得更加流畅精炼。
最终,不管争议如何,杨绛的译文被评为更佳译文。
《道德经》有云,善者不争,争者不善。
聪明人从不和别人无意义地争论。
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问题都是可以不讲道理就解决的。 很多事情不用言语就能解释清楚。
与其得到别人的认可,不如从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份平静。
要知道,如果你留在原地,和别人纠缠不清,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学会退让和闭嘴,专注于自己,你才是更大的赢家。
2个
没有苦味
杨绛曾在书中感慨地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生活真的够辛苦一辈子的。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
稍微受点苦,句句消极,就陷在苦海中不能自拔。
相反,如果你不抱怨,尽力去承受,走过一个又一个关口,总会看到乌云背后的太阳。
抗日战争时期,杨绛和钱钟书一家被困在上海的一座孤岛上。
由于时局混乱,经济紧张,一家人挤在一起,住的地方很狭窄。
出身名门望族的杨绛,无奈只能出演“炉底下的小厮”。
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全靠她一个人。
平日里,为了买到便宜的蔬菜,她会一口气跑到几公里外的菜市场。
每次买菜回来,都感觉远行,腿软脚酸,筋疲力尽。
但她不叫痛不叫累,还会激动地告诉钱钟书:
听说某地有便宜的菜市场,明天要早起去买菜。
做饭时,她经常被油烟熏得热泪盈眶,时不时被热油烫出水泡。
她不在乎,只是不停地问家人这道菜的味道如何。
每次得到肯定,她总是兴致勃勃地与人讨论半天,分享自己的厨艺心得。
正如她在书中所写:
“那段时间,我确实吃了不少苦,但也通过吃苦学到了很多本领,这让我很自豪。”
艰难的岁月里,杨绛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始终微笑着面对,幸福地生活着。
生活中,有的人一有不如意,就满怀怨言;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抱怨。
结果越抱怨,日子越不好过。
民间有句谚语,君子无德而怨己修身,小人怨人。
君子从不怨天尤人,因为他知道要想使事情变得更好,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既然上帝给你浇了冷水,你就把它加热来解渴;
既然生活给了你一颗柠檬,加点糖榨成汁,细细品味。
面对苦难,与其抱怨别人,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化抱怨为向上成长的动力,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3个
没有胆怯
很喜欢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一句话:
“事不来,我不主动惹事,事来了,我也不怕。”
人世间的人生,无非是被兵阻拦,水土掩护。 如果处处忧心忡忡,心中充满恐惧,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大事就心生恐惧,睡不好,吃不好。
结果,事情还没来得及,心理防线就崩塌了。
而当你不害怕,你不害怕的时候,你就能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危险和困难。
正如杨绛在书中所言,我虽小,力大无穷,无所畏惧。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经常闯入民宅,抓捕市民。 许多人被捕后再也没有回来。
一日,日本兵闯入杨姜家,大声喊道:“谁是杨姜?”
” 杨绛淡淡答道:“我是。
他们打量了她一眼,说:“明天来宪兵司令部。”然后就走了。
这一夜,一家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杨绛却照例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起来,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后拿着一本书出门了。
到了宪兵司令部,杨绛一个人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看书,好像周围没有其他人似的。
日本人来了之后,见她这么淡定,很吃惊。
之后,他们威胁并问了很多问题。 杨绛应了一声,沉着冷静。
日本人审讯后一无所获,只好客客气气地把她送到大门口。
一场原本充满危险的危机,就这样化作了一股清风。
心理学上有个“墨菲定律”,说的是只要事情能变坏,就一定会变坏。
人生就是这样,越是害怕的东西,越是会来,越是躲避的东西我本沉默,越是迎面撞上。
所以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面对什么样的事件,都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正如诗人苏洵所说:“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黄河决于巅而不惊”。
面对生活的洪流,既然逃避不了,就应该静下心来,积极面对。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遇事不放弃,自然不会惧怕任何危机。
4个
难过吗
在该书的“百年问答”栏目中,记者曾问及杨绛至亲离世一事。
杨绛平静地回答:“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没有人能逃脱,生者只能祝福。”
90年代,杨绛的女儿钱原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瞬间只剩杨绛一个人了。
当时有人去看望杨绛,但当她看到杨绛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时,她悲痛欲绝,握着杨绛的手哭个不停。
杨绛却反过来安慰她说:“傻孩子,我熬过来了,你怎么还这么难过?”
面对生死,杨绛没有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是之一时间冷静下来,微笑着继续前行。
她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待在家里,把时间都花在创作上。
她先后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继而写下了《我们三个》等经典著作。
死后,她并没有陷入太多的悲伤,始终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过着充实的生活。
人生沧海桑田,苦难如影随形,生死相隔才是常态。
只有看透了,想通了,才能静下心来,抵挡住命运的打击。
正如《孤岛书店》所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最痛苦的岁月,正是这些岁月让人生变得美丽而广阔。
如果撑不住,就只能陷入悲伤,止步于当下。
坚持下去,所有的苦难都会化作心灵的滋养,滋润你的格局,让你不再惧怕生活中的任何困难。
▽
作家李哥曾说过: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而不暗淡,低调而不窒息,醇香而不刺鼻的品质,就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个性中高纬闪耀。
我们欣赏杨绛,更欣赏她的生活态度。
风风雨雨一百年,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她从不抱怨,从不辩解,笑着活下去。
即使下暴雨,她也不气馁,不难过,从容应对一切。
当你感到痛苦和纠结时,不妨翻开这本《走到生命的边缘》。
看看百岁杨绛的散文,体会其中的人生思考。 明白了,就能摆脱迷茫,找到人生的方向。
给它一个大拇指,并与您的朋友分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天心神途传奇手游发布网。
原文地址:《杨绛逝世七周年,重读《走到生命的边缘》,顿悟》发布于:2023-06-0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